海归人数年增50% 薪水与211大学毕业生持平

2013-09-26 15:46:00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毕业生总数 211 留学低龄化 大学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压力
[提要]海归回流高潮将来临  根据9月24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未来几年,中国或许会迎来留学回国人员比出国留学人员多的回国高潮。对此,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耀辉在上述报告发布会上指出,出国留学人员人数在增加,但是回国的毕业人员也在增加,2012年已经占到出国留学人员的41%左右。

  一名刚刚回到国内工作的女留学生感慨万分。

  她花了数十万在海外读了1年书,拿到了一个新闻硕士文凭,但是在国外工作难找,不得不回到深圳工作。“原先想留在海外,现在看难度很大。”她对记者说。

  与她经历相近的不在少数。随着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生工作难找,回国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根据中国社科出版社发布的2013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未来几年,中国或许会迎来留学回国人员比出国留学人员多的回国高潮。

  此前数字显示,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对于这一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形象地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回国潮”。

  大批留学生回国,不仅加剧了国内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且使得留学归国人员的起薪下降,有报告显示,目前海外留学人员回国薪水与211大学毕业生持平。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指出,近3年来,毕业大学生期望薪水在持续下降,现在出国留学学生需要谨慎,出国可以开开眼界,但是就业未必就比国内学生强。

  海归回流高潮将来临

  根据9月24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未来几年,中国或许会迎来留学回国人员比出国留学人员多的回国高潮。导致如此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增就业机会有限,许多留学生也因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和合理的定位而产生回国的念头。

  截至2012年,中国累计的归国留学人数在快速增加,1996年才8.9万人,2012年达到109.13万人。其中2012年1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按此速度看,今年保守的回国人员将达到40多万人。

  对此,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耀辉在上述报告发布会上指出,出国留学人员人数在增加,但是回国的毕业人员也在增加,2012年已经占到出国留学人员的41%左右。

  而所以大批人员回国,与这些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时间不长等有关。比如60%以上是只读1年的硕士。而真正读了3年到5年的博士,回国的比例并不大。“在海外待的时间越长,回国的意愿就越低。”王耀辉说。

  而留学低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比如根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对北京5所中学出国留学情况的抽样调查,近三年,高中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和比例在增加,已经从2010年占当年毕业生总数比例的9.28%提高到2012年的15.74%。

  一位教育专家指出,这些低龄学生出国表面上可能不接受国外的文化,实际上内心可能已经接受,这使得其回国后对很多情况感到不适应,进而感到不满。

  就业压力将持续加大

  而大批的留学人员回国,可能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

  2013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接近700万,加上回国的近30万留学生,这使得岗位的竞争激烈。目前大学生就业成为国家解决就业的首要问题。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加剧,将使得就业期望起薪难以上升。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指出,随着毕业生增加,2013年毕业生期望起薪不断下降。这对海外留学生也会有影响。

  2011年的大学毕业生平均期望月薪最高,平均达到5537.5元,在2012年降到4592.5元,2013年进一步下降到3683.6元。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博士生求职者,不到6000元。

  在国内毕业生期望起薪下降时,留学生也需要降低身价。其实目前国内很多毕业生比留学生做得更优秀。“所以很多单位招人其实并不太看重留学背景。”熊汉忠说。

  而目前国内留学生的薪水,其实与国内211大学毕业生差异不大。

  根据麦可思的一份报告,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半年后出国而毕业三年半时已回国的人平均月收入为6195元,但是毕业后从未出国的“211”院校本科生毕业三年半后的平均月收入为6183元。按此看,出国留学与未出过国的211大学毕业生薪水基本一致。

  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朱兴德认为,未来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将越来越高,愿意出国的人数和归国的人数都会快速增长,整体而言,出国留学应该是自愿。但是低龄学生出国不该鼓励,而且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出国应该持谨慎态度。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