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讯 5月是蔷薇花盛开的时节,初夏的暖意笼罩大地。就在这个美好的时节,东营这座年轻的城市于5月15日,成功举办了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记分赛。东营,这颗黄河口岸的明珠,在举世瞩目中仪态万千的展现出了万丈光华。
就在五天前,一个赶工期、抢进度,战风雨、争朝夕的铁军队伍,打胜了一场历时24天的攻坚战——110千伏城泉、城沙线胜利大街段电缆下地改造工程圆满完成。24天里,东营供电公司的施工人员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负责任”的铁军精神,为政府、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八方来客献上了一份大礼。这标志着无私奉献的东营电力人再次以骄人业绩刷新了公司历史工程建设速度的纪录。同时,也为服务东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府工程”迫在眉睫
4月的东营处处呈现着生机,欣欣向荣的绿色装点着大地。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街道、小区、园林、广场……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然而,一项重要赛事——2011年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将于5月15日在这里开赛。届时,国内、国际各色马拉松参赛选手都会云集于此。市里正在进行的各项城建工作不由加快了步伐,因为,东营要以其最美丽的容姿迎接八方来客。
就在4月中旬,东营供电公司接到了东营市委、市政府的命令:“请务必于5月10日完成胜利大街段电缆下地改造工程!”
胜利大街位于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楼正前方,以新世纪广场为底景,沿线护城河岸风景秀雅,清风湖畔精致多样,是东城主要景观干道之一。更重要的是,马拉松大赛的起、终点均设在新世纪广场上,胜利大街也成为大赛的必经路线,因此,胜利大街美化工程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这其中,胜利大街西侧的110千伏城泉、城沙线电缆下地改造工程成为重中之重。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姜杰亲自下令,并就该工程多次组织协调,要求市直各单位加强配合,确保电缆下地工程如期完成。
东营供电公司领导班子接到命令后,立即召开调度会,组织工程设计,制定施工计划,要求相关部门在2011年电网建设项目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协调施工物资和人员力量,坚决完成该项“政治任务”!
4月16日,接到设计图纸的东营供电公司工程公司经理崔文泉亲自披挂上阵,指定张金广为该项工程主要负责人,任命刘伟国任土建工程项目经理、李金欣为电缆电气项目经理,两队项目组人马以最快速度在胜利大街西侧集结。一场保质量、抢工期的攻坚战在美丽的清风湖畔正式打响。
坚持不懈攻克“四难”
谈到胜利大街段电缆下地改造工程,饶是经历过无数大工程、难工程的崔文泉、张金广都摇头感叹,连声说“难”。那么这项工程究竟难在哪里?
“一难,工期紧!”崔文泉直截了当。
这段改造工程自沂河路口至潍河路口,全长约794余米,需拆除110千伏城泉、城沙线铁塔5基、迁移1基,拆除10千伏胶州、沂河线电杆6基,前期土建改造及后期电气改造两个阶段的工程,要在24天内全部高质量完成。
在张金广提供的施工工期计划表上,可以密密麻麻的看到如下内容:“4月16日,挖电缆沟100米,外运土方280方,挖检查井2个,浇筑分支箱壁基础3个,浇筑检查井壁1个,电缆沟垫层浇筑100米,电缆保护管敷设100米*9根。4月17日,挖电缆沟100米……”越到后期越精确,越细致。张金广说:“不排除天气原因或其他客观原因阻挠工程进度,但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务必确保工期。”
“二难,施工环境恶劣!”土建工程项目经理刘伟国解释说,“挖开地面一看,清风湖低压景观照明设施、排污管道、绿化管道、消防管道等等在地下是纵横交错。施工期间,挖掘机都要小心翼翼的作业,恐怕挖坏了管子。”一方面要保护纵横交错的管道,一方面还要妥善敷设电缆,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最终,敷设的电缆仅与供水管道相隔10公分。
“三难,地下水位高!”张金广补充说。由于施工地点临近清风湖,地下水位难免要高,这无疑增加了工程施工中塌方的风险。
不过,这“三难”尚属于施工困难,这些“老工程”们自有一套解决方法。自工程伊始,他们便在公路一旁设置挡板,将施工现场严密隔断,并设置警示标志警示路人,解决了一项安全问题。为了避免运出土方时洒落的土块污染柏油路面,他们将泥土与路面的下口处全部用大帆布罩住,待车平稳驶离后,将大帆布揭起,保持路面的清洁。地下水位高,他们便调来抽水机不停作业,保证电缆沟内不存水……
“四难,是难在民事关系的协调上。”崔文泉说,干工程的关键在于民事协调。像所有工程一样,这项工程也无一例外的受到了各方客观因素的阻挠。
为此,东营供电公司总经理胡宗来、总工程师陈应纪多次亲临现场,掌握施工进度、了解施工困难、强调安全管理,鼓励大家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并多次与市政府进行协调,希望各方各部门能积极支持、全力配合,确保这项市级重点工程如期完成。
精诚团结确保进度
自工程开工以来,作为工程协调主管部门的生产技术部的负责人天天盯在现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各方共同努力下,4月26日,土建工程主体竣工。施工人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电缆放线工作。4月29日,他们完成3台环网柜安装及10个电缆检查井盖板安装工作,敷设110千伏电缆794*6米、10千伏电缆1672米,圆满完成了电缆敷设任务。
“五一放假期间,清风湖畔游人如织,私家车在胜利大街两边从头排到尾,场面很难控制,安全成了最大的问题。”电缆电气项目组经理李金欣说,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没有停止施工。“五一”三天,他们重点完成了10千伏胶州、沂河线环网柜分支箱的调试安装、10千伏电缆的接入以及110千伏城泉、城沙线改造段电缆头制作等工作。
“5月4日,10千伏胶州、沂河线按计划停电,将改造段的6个用户全部接入新增环网柜,10千伏的改造项目就能顺利竣工了。到110千伏改造工程停电的时候,就不会对这6个用户产生影响了。”李金欣介绍说。
在这次改造工程中,10千伏胶州、沂河线上涉及到6个用户,其中包括金瀚家园的2台生活变、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泵、清风湖公用变、路灯及沿街商铺等。为了减少停电时间,施工队利用4月21日凌晨3时的计划停电时间,在4个小时内为16号-19号线上的用户抢铺出一条350米长的临时电缆,作为用户的供电电源,确保用户不间断供电。
施工队的正常作息时间是早晨5点开工,晚上8点收工,一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李金欣玩笑说:“我们是起的比太阳早,歇的比太阳晚。我家女儿有时候一天都见不着我一面。”
这些施工作业人员正是凭着一股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精神,使110千伏城泉、城沙线电缆下地改造工程按计划如期推进。
披荆斩棘雨天攻坚
按照计划,5月7日至10日,110千伏城泉、城沙线大停电,期间将重点完成10号-15号导地线、铁塔的拆除工作,完成9号铁塔的迁移、9号110千伏电缆中间头制作安装,新增铁塔110千伏、10千伏电缆的T接等工作。5月10日安排电缆试验,工程即可圆满竣工。
然而,老天似乎有意考验参与这场战斗的人们。5月8日,是工程攻坚的重要一天,需要完成最后一基铁塔的拆除和迁移新塔的组立工作。东营地区却下了一整天的雨。
4时整,施工队伍在胜利大街与沂河路交叉路口整装完毕,130吨和70吨的大吊车相继就位,110千伏城泉、城沙线15号钢管耐张塔的组立工作正式开工。
这天的黎明似乎格外漫长,天空一直阴沉着,乌云在城市上空聚集。5时30分,雨水倾盆,铁塔组立被迫停工。施工人员借这个空吃了些早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势依然不减,工程总指挥崔文泉意识到不能再等了。
“继续施工!”随着一声令下,80多名“战士”毫不迟疑的冲进了雨中。
新塔高约40米,分三级组立,由两台重量级吊车配合作业。由于新塔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在无形当中为铁塔组立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但这群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战士们”细致施工、稳步推进,终于在3个小时后成功将新塔立起。在组立新塔的同时,另一群施工人员则加紧附件组装,做好紧线准备。
中午12时10分,原城沙、城泉线9号塔拆除工作正式开始,50余名施工人员赴现场参与拆除工作。30余名施工人员继续留在新15号铁塔的组立现场同步开展工作。
旧塔的拆除工作不亚于新塔组立,甚至更难。因为这基铁塔的主体是一个整体,无法像新塔一样分三级拆装,放倒和运送都很成问题。但这难不倒这群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战士们”。经过5个小时的不懈努力,这座高45米、重30吨的钢管耐张塔终于被顺利运往南郊。
18时左右,也许是“战士们”不畏艰辛、敢于奋斗的精神感动了上天,雨终于停了。“战士们”加快了施工进度。到20时,这场持续16个小时的攻坚战以“战士们”的胜利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5月8日母亲节那天,正好是李金欣的生日。当他收工回到家时,已接近21时,父母、妻子与5岁的女儿已经等候多时了。“没能给母亲过节,却让父母惦记着为我过生日,挺惭愧。虽然很疲惫,但是心里由衷感到高兴。在雨里过生日,也别有一番滋味。”
众志成城完美收官
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5月9日出现在施工现场的人们一个个浑身泥泞却不显狼狈。施工现场还是井然有序,他们有条不紊的忙活,吆喝声依然此起彼伏,只是嗓音如同滚在沙砾上一样嘶哑。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天公不作美,5月10日,春雨再次造访。这天是110千伏城泉、城沙线,10千伏胶州、沂河线电缆下地改造工程竣工的日子。
清早,一对新人来到清风湖畔,挂着幸福温馨的笑容以胜利大街为背景拍照。“移走了街边的铁塔、线路,现在的胜利大街沿线,美景真是一览无余!”附近有居民赞叹说,这群“蓝帽子”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20多天了。周末、假期不停工,风里、雨里一身泥,每天天不亮就开工,一干就到天黑,吃饭就是吃大包子喝矿泉水。可是,他们的辛苦换来了这么敞亮的景色。除了感动,我们还有感激。
10时20分,胜利大街-沂河路路口,发电车就位、试验车就位、实验人员就位。110千伏电缆试验于10时30分准时开始。雨下的更大了些,但现场工作人员依然分工有序的忙碌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终于在17时左右,一声来自潍坊电缆试验人员的激动喊声打破了凝重的气氛:“电缆试验非常成功!”顿时,现场所有人员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17时07分,随着一声“合闸”的令下,110千伏城泉、城沙新线,10千伏胶州、沂河新线一次送电成功!送电时间比计划提前了3个小时!
密布的雨帘中,一阵热烈的欢呼打破了清风湖畔的宁静。这个刹那,24天的起早摸黑,24天的辛劳汗水,24天的不懈努力,24天的压力委屈,都在这五月的春雨中涤荡干净。那一声“合闸”成了在场所有电力人耳中最美妙的声音。
周围店铺里围观许久的居民也被这一幕感染了,他们拊掌大笑着,为这群名副其实的电力铁军叫好!
“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向政府、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崔文泉说。“但这项工程只是过去的一页。2011年东营地区电网建设任务繁重,我们将秉承这份电力铁军精神,全力建设东营电网,更好的为东营、为‘黄蓝’经济区开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当五月的阳光笼罩大地的时候,新世纪广场前人山人海,各个国界、各色皮肤的人们正向着一个目标迈进。改造后的胜利大街无限宽广、无限美丽。站在人群中高举“你用电、我用心”的年轻电力人自豪而骄傲。这是验证他们成绩的时刻。而毫无疑问,这只钢铁般的队伍切切实实又为全市人民做了一件好事,用行动深化了“诚信、创新、责任、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也再一次践行了“让彩虹更绚丽”的庄重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