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11021506755382568.jpg)
大众网东营10月21日讯 10月19日,广饶县大码头镇一家棉花加工企业的门口没有了往日车水马龙排队卖棉花的情景,相反是一片冷清的景象。
棉企:收购量仅为往年一成
在大码头镇的乡间公路两旁,远远望去白色的棉花连成一片,其间有棉农在地里收棉花。沿途经过的村庄里,一家家棉花收购企业林立,门前却鲜有人光顾。
在广饶县华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门口,记者终于见到了两辆装满棉花的汽车,他们在门口停了一会之后,又开走了。与记者同行的大码头镇政府主管工业的燕磊叹道:“价太低,人家走了”。吴春亮是华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他说:“今年的棉花市场不好,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如往年。”去年这个时候,吴春亮收购加工的棉花已达600吨,而今年还不到60吨,不足去年的十分之一。“去年从9月23日开始,机器一开工就没有停过,一直干到今年6月份。”吴春亮告诉记者,收不到棉花,企业只能干干停停。
在大码头镇共有大大小小棉花加工企业26家(其中拥有400型打包机加工企业17家),全镇现有加工能力达16万吨左右。今年,大部分棉花加工企业的机器都处在停机状态。
棉农:不是不想卖,是不舍得
庚泰棉业早早就把“大量收棉花”的牌子摆到了门口。庚泰棉业的徐金庚告诉记者,棉花价格太低,棉农不舍得卖。
19日下午,大码头镇屋子村的棉农燕树贵一家三口正在棉田收棉花。“不是不想卖,是不舍得卖啊。一斤4.3元,跟种植成本差不多,一年白忙活了。”燕树贵说,今年棉花受天气影响产量比去年低了不少,亩产在400斤左右。
大码头镇北堤村的逯广元今年种了40亩棉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的承包费是600元;棉种每斤10元;化肥要用100多斤,花费200多元;雇人拾棉花每斤1.2元,按照亩产400斤计算,花费480元;农药、灌溉、播种、除草、收棉花杆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按照亩产400多斤,每斤棉花的种植成本也得4元多。”
前景:棉花买卖拉锯战还将持续
据吴春亮介绍,棉农惜售的现状迟早要被打破。棉农种棉花是为了挣钱,因此,不管棉花价格高与低,他们的棉花迟早要卖出去。
其实,棉农们之所以惜售是因为国储棉收购。今年的国储棉收购价格“328”为每吨19800元,农民手里的“427”价格在每吨18992元左右,与现在棉花的收购价基本持平。
燕树贵告诉记者:“有国储棉托着底,棉花的价格也不能再低了。所以,还是把棉花留着,等等看。实在涨不上去了,再卖”。
大码头镇政府的燕德认为,棉花储存在家中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定得注意防火防盗,棉农可以根据市场时机选择分批次出售棉花,分担市场风险,争取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