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爱|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恋 平平淡淡最是真

2019-08-07 12:12: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海报新闻 作者: 李娜娜 王艺霏 唐梦琳

  编者按:农历七月初七,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也是姑娘们颇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个甜蜜的日子里,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七夕·爱系列报道,听身边人讲述柴米油盐中的幸福心经。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8月7日讯(记者 李娜娜 王艺霏 唐梦琳)“风雨兼程五十载,岁月如梭鬓满霜。含辛茹苦不惟苦,更愿儿孙福满堂。”这首诗用来形容王菊英老人和楚学诗老人的婚姻再合适不过了。半个世纪的婚姻,让他们更懂得爱情的真谛;六十五年的相伴,谱写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旋律。

  王菊英老人今年84岁,楚学诗老人也已是91岁的高龄,他们于1954年结婚,到如今已是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结婚前两人互相没见过面,但是婚后他们却非常恩爱,甚至都没吵过架。

  两位老人都是菏泽单县人,是近几年才跟着孩子们来东营定居。“我十八岁就和他结婚了,一辈子养育了四个孩子,我们那时候日子过得很穷,生活很困难。但是我们一辈子没吵过架,没红过脸。”边说着,王菊英老人笑着看向老伴。当记者问到还有没有结婚证时,王菊英老人一摆手,说:“那时候日子困难,忙着逃荒,哪还顾得上带那个,早就扔了。而且那时候穷,哪结得起婚,是那么回事就行了。”在记者采访王菊英老人的过程中,楚学诗老人一直在旁边看着老伴,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结婚那会儿正是农忙的时候,忙着割麦子,我们就简简单单地举行了一个结婚仪式,主要是太穷了。”楚学诗老人还说,那时候老伴在生产队里干活,在家带孩子,自己在外面教书,后来因为无法维持生活,就带着家人去了吉林。“在吉林一个山沟里呆了两三年,到65年的时候,她在那不适应,老是胃不好,我们又回来了。”回来后,楚学诗老人又开始了他的教学工作,做代课老师,一个月工资25.5元。正当要转正的时候,却碰上了文革,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困难的日子。“我到七几年才转正,那时候我们鲁西南很穷,学校条件非常不好。当时关于学校有个写照,说的是‘黑房子,泥台子,土孩子’,因为教学条件差,我还得了支气管炎。”回忆起过去艰苦的日子,两位老人都表示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说起这些年对方为自己做过的令人感动的事,王菊英老人比较难为情地说记不得了,但是一旁的老伴却记得很清楚。“她让我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我记得她身体不好的时候才80多斤,但她还是在家边带着孩子边干活,再加上给别人加工衣服,非常辛苦。就因为这样,我从来不和她抬杠,所以我们一辈子都没吵过。”

  两位老人一直以自己的儿女为荣,并且拿出他们的全家福给记者看。“这是我的大儿子,这是大儿媳妇,这是二儿子,二儿媳妇,还有孙子.......”此时的楚学诗老人像个孩子一样抱着全家福的照片,一个个向记者介绍,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样温馨的场景也深深将记者感染。

  提到马上到来的七夕情人节,两位老人都表示老年人就不过啦。“这些都是年轻人过的节日,我们就不凑热闹了。什么七夕,生日,还有结婚纪念日,我们统统都不过。”楚学诗老人说。

  “现在每天都跟过节一样,这生活比过节好多啦!”王菊英老人两手一拍,哈哈笑着。

  两位老人携手走过六十五年的婚姻生活,这样的日子像金子一样弥足珍贵。岁月读出了他们的皱纹,日子漂白了满头的黑发。他们的爱情存在于一粥一饭里,渗透在平日的琐碎生活里,而这样朴实动人的爱情故事,还将继续上演。

初审编辑:向玲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