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 为什么干——全市“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论证会综述(上)

2019-12-31 13:44:00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刘冬辉

  讲听问答,蔚为大观;能可与否,颇有春秋。

  12月14日至28日,在不连续的八天里,或昼或晚,12场论证会(末场召开时间待定),场均200位干部聆听、10余轮问答,每场用时均两个半小时。

  别开生面的全市“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论证会落下帷幕;别开生面的内容指向四个维度的论证——“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谁来干”。先来看“干什么”和“为什么干”。

  “干什么”——一个需要再认识的东营

  “四项重点工作”,即项目建设、“双招双引”、环境打造、金融动能转换四个领域的重点工作——这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时代东营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即湿地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海洋强市建设、“优势产业+人工智能”、旅游富民、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创新社会治理等九个领域在2020-2022年的三年行动计划——这是我们做好东营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抓手,是实现明年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

  前期,在市委市政府各牵头领导、市直相关责任部门紧锣密鼓地初步制定出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的基础上,在把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为具体项目和措施,并明确落实好推进责任、完成时限、工作要求的前提下,论证会便是为了论证方案、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召开。与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召开仅相隔两周时间,全会精神、全会表达便在一份份方案计划书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不难看出各专班在制作计划时的节奏紧凑。

  “我市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结束后,工作专班先后召开了五次座谈研讨会,六次征求有关县区、开发区和市直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并请科技部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科技厅有关处室进行了政策把关,对这份行动方案易稿二十余次。”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合作科科长李春祥告诉记者,“经过修改后的行动方案更加贴近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对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更加贴近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对‘通过科技赋能再创东营产业发展新优势’的要求,也更加务实、更加科学,可操作性更强了。”

  在“东营市双招双引工作方案”里,大家听到明年全市拟举办参加的重大“双招双引”活动达46场,重点推进拟开工以及重点洽谈的“高大上”项目达到49个;

  在“东营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里,大家了解到,该计划拟定的我市对外交通项目达21个、市内交通项目达24个,一个“聚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蓝图已然绘就……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副主任臧民杰认为:“论证会的形式很特别,这等于是将我市各个领域要做什么重点工作、为什么这样做包括决策的过程向全市人民公开呈现,这是东营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同时,由市领导带头成立工作专班的方式能够串联起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目标任务,有利于压实责任、打通工作梗阻。听过之后,我们更好掌握了全市中长期工作重点和具体思路举措,因而进一步明确了本单位如何参与到相关工作任务中去,如何发挥人才、技术合作的桥梁作用来支持东营的高质量发展。”

  由于论证的每一项主题都十分重要,都事关对全市人民的承诺,加之汇报人准备了详细的汇报与解答,加之听众认真地聆听与提问,论证会气氛热烈、效果突出。在条分缕析中,在思想碰撞中,明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东营人要“干什么”的答案已然明晰,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盘子”让人信心满满,而在诸多机遇挑战之下,一个需要再认识的东营更加立体了。

  “为什么干”——一个需要“扬长补短”的东营

  12月14日,周六上午,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论证会首发进行。

  “我问了两个问题,你回答了一个”;“方案中黑臭水体治理措施比较简单,但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仍存在不少黑臭水体,请详细说明黑臭水体治理措施”;“我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能力不足,每年有大量危险废物需跨市、跨省转移处置,环境风险大,方案中只简述了3年基本计划;请详细说明,我市在提升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上有什么规划和布局,最新的进展是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首场论证会上,与会者抛出了诸多老百姓关注的、关系人们生态文明“获得感”的问题,所有的回答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为什么干?为什么要把企业作为“创新创业共同体”的主体,为什么要“向海图强”,为什么要补上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为什么要多一些项目纳入国家、省的项目盘子,为什么要好好编制国土规划,为什么要把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提到急迫的位置来推进,为什么说建设湿地城市首要在城市建设、其次才是建设湿地特色鲜明的城市,为什么要在“双招双引”的同时注重本地企业的培强?

  问一问,是希望短板补上,“后进”变“先进”;是希望长板更长,“先进”还需再“进”。

  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想东营好、为东营好。当前,无论是从外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势头来看,从国际产业格局、分工的变化来看,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来看,还是从我市要实现“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来看,扬长补短都极为必要且必要。

  ——为什么干?为什么各相关部门不但要请专家还要亲自参与相关的规划编制,为什么干事之前先想好“钱从哪里来”,为什么一再强调政策要“聚焦”、思维要“破除路径依赖”,为什么部门既要协同又要把该挑的“大梁”挑起来,为什么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实事求是。”明白了“干什么”、扬什么补什么,之所以还要在体制机制上、在观念方法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希望找对的人干对的事儿,是希望锁定“高质量发展”五个字提升标准、站位,是希望“一张蓝图绘到底”又要能大胆地尝试、与时俱进,是希望所有的方案计划能为全市人民、为东营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负责。

  县区的很多干部克服路远、周末、夜晚等因素,全程参与,令人动容;有的干部在12场论证会里一再提问;有的汇报人直言自己紧张,有的汇报人每一句回答都能一针见血、直奔主题……论证会是业务研究会,是业务辅导会,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动员会。

  “干什么、为什么干”,问过之后,还是想援引那句因“利奇马”期间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抢险救灾而在脑海中不断回旋的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