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崔雅薇 通讯员 李秀美 东营报道
针对危化品行业“三违”行为屡禁不绝,事故风险高的实际,东营市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治,借助物联感知、AI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实施危化品企业智能监测预警工程,推动监管模式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发现”转变,监管方式由“人治”向“智治”转变,着力提升危化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目前,全市21家大型危化品试点企业已全面建设运行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取得了积极成效。
针对危化品监管领域的重点难点,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1+3+16”违规行为智能识别预警管理,即利用AI智能分析技术,打造1个危化品企业智能监测预警系统,聚焦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作业、重点岗位等3类管理重点,对脱岗睡岗、装卸区人员爬罐、特殊作业监护人缺失、重点区域人员超限等16种违规行为进行主动捕捉,实时报警、快速处置、闭环管理。统一在后台部署中央AI智能服务器和算法仓,建立“违规”和“误报”两个作业素材库,通过双向自适应学习和算法迭代升级,不断提升智能识别精度,违规报警误报率从期初的15%以上下降到目前5%以内。系统结合企业组织架构为企业定制涵盖班组、车间、公司三级的预警处置机制,将预警处置与企业管理实际有机结合,激发一线员工参与预警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将预警化解主体责任落实到一线。
基于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固有风险,整合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数据、一卡通智能管理平台报警数据、智能监测预警数据、市数字化平台执法检查数据和隐患排查数据,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各类报警作为企业动态风险的表征指标,确定企业“红、橙、黄、蓝”风险等级,动态研判企业、园区、县区危化品安全风险演化趋势。对报警次数多、报警处置不及时、隐患排查不到位、执法处罚多的企业重点关注和靶向精准监管,倒逼企业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目前试点企业单日平均违章行为从12.7项下降到目前的2.3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利用视频汇聚和数字孪生技术,系统融合企业三维模型、高空瞭望、AR鹰眼、移动布控球等视频资源,打造立体化、精细化、可视化实景监管新模式,为企业安全生产在线巡查、突发状况下的应急救援提供有利支撑。系统建成以来,在6起危化品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件的成功处置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