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分置换机制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东营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结硕果

2023-09-04 20:5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奕宁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开发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开展不同类项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等精神,东营职业学院总结了自2013年以来实施学分置换的经验和做法,于2016年出台了《学分置换实施细则》,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分置换制度施行成效显著

  东营职业学院自2016年开始施行学分置换制度,创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学分置换制度调动了学生从事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参加技能竞赛的热情;促进了人才分类培养,使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近几年,已有800余名学生申请了学分置换。学生申请国家专利近20项,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326项,有15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东营市技术能手”称号。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王俊达在校期间热衷探索农业技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创建“新农人社区”品牌,服务5316名农户科技致富,荣获“国家级产业融合示范负责人”“山东省乡村好青年”等称号,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获评“大学生返乡创业10强”,相关成果进行了学分置换,实现了学业、事业双丰收。

  学校鼓励学生多元发展、自主成才,学生的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技发明、创新创业、境内外学习交流、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学习、研究、创新成果,根据与课程的关联程度置换学分;打通第一、第二课堂,各类兴趣小组、技能俱乐部(专业协会)、技能竞赛队、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全程育人有机整体,工作经验被几十所高职院校学习借鉴。

  二、学分置换具体举措

  技能竞赛

  高职院校举办或参加技能竞赛,对于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自身的实力,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层次的技能竞赛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的成绩是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体现,优异的成绩是学生勤奋好学,认真钻研,刻苦训练的结果。学校根据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类别、获奖级别、与课程的关联程度置换专业课程或非专业课程学分,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获奖、参加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赛)获得一等奖可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并可置换与竞赛内容相关的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或其他课程学分,其他技能竞赛取得的学分不能置换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但可置换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是一个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此类课程是保证培养专门人才的根本。国赛和省赛的项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高,比赛成绩有权威,在社会上认可度高,国赛获奖和省赛一等奖是能够置换专业必修课程的少数项目之一。

  其他技能竞赛项目包括全国、省高职各专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省各行业协会组织的比赛;地市教育局、经信委、人社局、文体局等行政部门组织的比赛等,这些比赛的权威性均不及国赛、省赛,取得的学分能置换专业选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但不能置换专业必修课程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公共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高职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体现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学校规定学生在取得所学专业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之外,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取得学分。一是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所学专业相同(含相近或相关),可置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也可置换公共选修课程学分;二是取得与所学专业差距较大或者无关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置换公共选修课程;三是职业资格证书必须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等级;另外,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等公共证书可置换公共选修课程学分。

  上述规定一方面鼓励了学生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勤奋好学的学生是一种肯定。

  科技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校级以上的科技创新活动,获奖后可取得学分。根据获奖的难度及影响程度,将科技获奖分为三类, 一类是指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评奖;二类是指由省级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评奖、全国性行业协会组织的评奖;三类是指省级行业协会、市行政主管部门等组织的评奖。根据科技活动与课程的关联程度确定置换专业选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学分。

  学生取得的专利可根据与课程的关联程度置换专业选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学分。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根据专利的不同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校园整体风貌、增强学生体质等的有效途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校级以上的文体活动,根据获奖层次可获得学分。文体活动获奖分为国际赛项、全国赛项、省级赛项、市级赛项,根据文体活动与课程的关联程度确定置换专业选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学分。

  参加更高学历层次课程的学习

  学校鼓励学生勤奋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更高的学历。学生在全国自学考试、网络本科教育等更高学历层次所修课程,及格后可置换与学校所修相同课程的学分。

  境内外其他学校交流学习

  扩大学生国(境)外交流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东营职业学院每年都选拔几十名优秀的学生到台湾、韩国等境内外职业院校交流学习。经学校统一组织或同意到境内外其他学校交流学习的学生,在其他学校取得的成绩,可置换本校同学期开设课程的学分。

  其他

  学生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可根据与课程的关联程度置换专业选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学分。学生在部队服役期间立功获奖可根据立功等级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学分置换制度实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实施学分置换的总体目标是为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更好地个性化发展和提升职业素养。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不同类型的学分成果认定要科学、合理、规范。二是实施学分置换不能对现有的教学秩序产生不良的冲击,在制度上不能有让学生在学习上有避重就轻的漏洞,为此对于如何取得学分,能置换哪类课程,特别是置换必修课程学分的规定要慎重。三是教育部和教育厅规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不能置换,如思政类课程等。(牟洪明)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