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收获的季节里,我市民营企业发展传来喜报:2023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名单公示,我市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入围,比去年新增1家,总量连续13年居全省首位。其中,排名前十强的企业我市有4家,数量居全省第1位。
民营经济是东营经济最大的特色,是东营的金字招牌,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东营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我市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开展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和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打造惠企助企的良好环境;实施“领航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构建以“链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为核心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力支持我市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2022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018.3亿元,占全省的近1/10.今年1-7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79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5、6.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链主”企业达到37家,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达到36家,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3家,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0%,总数达到334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增长87%,增幅居全省首位,总数达到50家。
完善机制,提升服务,竭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东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靠前服务,积极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在环境上解压、在帮扶上解渴,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近日,为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强基础、增动力、扩规模,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我市出台八条措施,支持专业研发团队建设、支持产品临床试验、支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支持研发成果产业化、支持上市许可产品委托生产、支持发展中药及特医食品、支持中药材种植、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从人才、资金、科创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和支撑。
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20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千亿级石油装备和海上风电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每年列支财政资金3亿元左右,落实直接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贷款担保等扶持措施……
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挥东营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协作配套潜力大的优势,修订完善石油化工、石油装备、橡胶轮胎、有色金属等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发力主攻链条经济,着力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同时,按照园区化、集群化、链条化的路径,发展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扎实开展“四新”经济、数字经济攻坚突破年行动。
“支持企业就是支持发展、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为向企业全力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我市一方面支持民企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表扬转型升级示范企业20家,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工作措施,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市政府每季度召开企业家恳谈会,精准服务对接企业需求,健全了工业企业困难问题办理工作机制,常态化受理解决企业困难问题700余项,营造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另一方面,为打造惠企助企良好环境,我市开展深化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和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百个部门进工地”等活动,推动服务专员进企业,点对点联系1013家企业、137个重点项目。出台两批市级“政策包”124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30条等系列政策,今年以来,累计退税、减税、缓税、降费112.31亿元。发布全国首个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共享规范,创新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深化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推出200个“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
鼓励自主创新,强化平台载体支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发展氢能,是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眼下,在东营高新区山东汉德氢能源装备制造车间里,工人正在进行核心部件的生产、加工和组装作业。企业自主研发的13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首次在国内采用底座与极框一体化支撑结构,九月份投入运营。但是,在项目落地之初,由于企业所在地是省级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基本饱和,发展遇到瓶颈。
得知企业困难后,东营高新区管委会抢抓全市加快推动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机遇,将南二路以南胜利石油科技创新园及周边区域作为新能源及氢能产业先行引导区,积极探索灵活土地供应方式,盘活批而未供土地资源,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汉德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和发展动力。
为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我市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用好省金融支持东营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开展邀请省级银行行长进东营等银企对接活动,全力争取金融资源向我市倾斜,推动石化、橡胶轮胎等产业信贷规模保持稳定。制定《关于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十条措施》,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2021年9月利华益维远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发募集资金40.65亿元,成为全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化工企业IPO和近五年最大IPO项目。
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我市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黄河三角洲区域创新中心,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人才引进。实施了重点产业集群高能级平台、院士级领军人才团队全覆盖计划,推动3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新落地黄河三角洲中医药研究院等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构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园区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主阵地,我市强化平台载体支撑,近年来,先后出台了11个支持开发区改革文件,去年专门制定支持黄三角农高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完善支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发展能级。目前,已建成3个国家级发展平台、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
精心选种育苗,细心培优提质,不断壮大我市优质中小企业阵群
2023年,我市183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瞪羚企业,数量均为去年的2.1倍,连续两年增幅超过100%。28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数量为去年的1.87倍,入选总量在全省名次提升了5位。
硕果累累离不开背后的精心培育。对中小企业,我市精心选种育苗,工信、科技、人社等部门联动,梳理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对照优质中小企业标准,分级分类细化调查清单,开展全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情况调研,逐级摸排建立2000余个“种子”企业名录,健全企业“专”“精”“特”“新”信息库。
我市针对企业分型特点细化培育措施,开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系列活动。对创新型企业,做好普惠融资、困难问题办理、资源要素对接等服务;对专精特新、瞪羚企业,重点做好市场对接、智改数转、研发对接、上市辅导、现场管理等专业服务;对小巨人企业,市县、部门、机构联合发力,推进解决一批“卡脖子”事项,支持企业抓好技术创新升级和高端产品孪生,加快增量升级。
为抓好中小企业培优提质,我市通过横向联合、纵向发动,分级分类细化服务载体资源库,联合出台知识产权助力等2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措施,从服务载体提报的50余项优质活动中,精选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等十余项专业化的培优提质专项行动,做到“种子”企业服务指导全覆盖,300余家重点企业分级实现一对一指导。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综合评价过审率列全省第1位,分别高出全省20.2、14.1个百分点左右。
(记者 郑代玉 通讯员 薄纯艳)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