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赵静 东营报道
11月3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市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委农办副主任、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志强,利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炳岭,东营区牛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守良,介绍东营市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东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3%、4.8%,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4和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继续“跑赢”城镇居民;争取省级以上资金12.74亿元,同比增长20.6%;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成为农业领域第五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垦利区创建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广饶县被确定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中有创新举措、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的县,同时创建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利津县创建为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陈庄镇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河口区新户“绿野海韵”等3个片区获批创建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东营区东庞社区等3个社区(村)入选全省“我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名单。
扎实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东营夏粮再获丰收,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生产预计能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出台加快大豆产业发展的意见,东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1.7万亩,单作种植10.4万亩,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47.7%、138.7%。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处于全省前列。启动实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聚焦种业发展、基地打造、主体培育、精深加工等方面,全力打造黄河口滩羊、大米、大豆、对虾等全产业链重点链。现代畜牧业产业集群、现代海洋渔业产业集群迈向百亿级,沿黄大豆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分别达到31.93亿元、11.57亿元,省知名农产品品牌达35个。持续做优产业发展平台,东营区创建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广饶县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强县,东营已累计创建6个省级、1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1个国家级和1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锚定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的目标定位,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发布会上,东营市委农办副主任、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志强说道。
记者了解到,东营乡村振兴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升级”。
聚焦科技创新、种业突破,聚力打造盐碱地农业科创“新高地”
积极搭建盐碱地科研平台,黄三角国家农高区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48家高校院所、98个专家人才团队,新设立2个院士工作站,先后承担实施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59项,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加强盐碱地种业创新,10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耐盐碱作物品种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成立东营市盐碱地种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建成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基地10处、展示评价基地12处、繁种基地5万亩。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入选第一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狠抓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设,引进济宁圣丰等一批国内知名种业公司,建设大豆良种繁育基地4.2万亩。深入实施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2023年计划开发耕地后备资源3.22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5.23万亩;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亿元,深入实施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
聚焦乡村建设、城乡融合,聚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扎实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农村硬化道路“户户通”。实施燃气村村通工程,22.8万户农村群众接通天然气。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县级以上“美丽庭院”示范户达4.66万户。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4.6%,60.7%的村庄污水实现有效治理。扎实开展“残垣断壁整治”“弱电线路整治”专项行动,拆除残垣断壁4746户,规范整治438个村的弱电线路,解决了一批长期影响农村环境的老大难问题。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乡。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全市25个乡镇实现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9900余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精准落实帮扶政策,2022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7671元,较上年增长17.3%,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
聚焦人才支撑、乡风文明,聚力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新提升”
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头雁领航”工程,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1187名村书记纳入范围。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全省率先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市村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村超过96%,50万元以上村超过30%。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823人获得农民职称。启动“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3600余名在外能人返乡创业,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积分管理机制,与乡村文明评议、信用等级评定相结合,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深化文明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覆盖率达73.3%。
聚焦改革赋能、创新驱动,聚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引擎”
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点线面结合,“点上发力”,着力抓好示范村建设,2018年以来建成264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线上贯通”,立足产业基础和自然禀赋,聚力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乡村振兴示范带,实施总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60个;“面上拓展”,高标准打造5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1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2个省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滚动培育,整体推进,引领带动全市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全域推进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开展沉睡资源唤醒行动,推动农村改革由点上突破转向综合集成。加大改革和政策供给力度,出台示范片区创建、全产业链培育、共富乡村建设等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近年来,市财政每年列支超5亿元财政资金,集中投向乡村振兴。2023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将达到8%以上,到“十四五”末达到10%以上,确保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力保障。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