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
建设平安东营,是民之所盼。在东营市东营区,老百姓一遇到矛盾纠纷的烦心事儿,会习惯性走进“一扇门”——东营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因为在他们心里,这里可以解开“千千结”。
“在‘组合拳’作用下,矛盾纠纷大化小、小化无。这就意味着,走进这扇‘门’,走向‘和谐’‘平安’。”东营区政法委科员孙璐说。
“希望”之窗折射平安东营
9月25日下午近6点,东营希望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岳梅梅刚为一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心理咨询。每天接待来自辖区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咨询服务,就是她的工作常态。她的工作室,位于区矛调中心的二楼,已成为东营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间心理咨询室,打开万千用户心声。
岳梅梅介绍,东营市东营区希望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是东营区卫健局主管的东营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第三方运维单位,以心理健康服务、危机干预、生命教育工作为核心,业务范围涵盖妇女权益维护服务、生命危机干预、心理援助、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以及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婚姻家庭纠纷服务、残障康复等领域。
也就是说,从这一间工作室,不仅窥见人生百态,更折射出平安东营建设的生动实践。
岳梅梅介绍,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组织单位,拿日常活动“幸福家庭孵化班”举例,通过邀请家庭中的父母参与,摆脱传统家庭说教、灌输的教育方法,分享、传授和实践维系家庭融洽的“术与道”,让很多参与的家庭成员打开心结。“通过参与‘希望’课堂,我的自我认知提升了。”中年女士大姚说,“作为妈妈,我需要先滋养自己,才能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家人,回到家里,以和善的笑容、和谐的氛围,去带动整个家庭的和谐。”
岳梅梅说,从这样的家庭氛围走出来的每一位市民,一定会将这份心灵的滋养带给社会,成为好情绪的传递者,从而成为平安社会环境的助力者。
“目前,服务中心拥有220余名心理服务志愿者,覆盖东营各区县,辐射到周边城市少量区县。”岳梅梅说,中心已培养中级心理危机干预师80余名、高级心理危机干预师9名。
多元求解平安难题
“没想到我的困难只用了1天就给解决了!”9月25日下午,前来区矛调中心申请劳动仲裁的市民张明,对工作人员的效率、态度和工作质量连连称赞。
“带着不平来敲门,解开内心几许烦闷。”在区矛调中心进行过矛盾纠纷处理的市民都这样评价此地。区矛调中心设置了“两厅四区”格局,搭建起“1+5+N”的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平台,12个行业部门89人常态化入驻,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一扇门进出,全流程办结”。
采访获悉,“1”就是由区委政法委主管,负责综合体运行的协调服务; “5”就是由区人民法院、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局主办,负责整合形成了“两厅四区”;“N”就是组织多种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整合政法、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人社、卫健等12个部门单位力量,集合矛盾化解、接访处访、法律援助、诉讼服务、劳动仲裁、心理服务等36项职能,建成包含“两厅四区”六大模块的平安东营区综合体。
“两厅”即信访接待大厅与诉调服务大厅,主要负责前端受理登记、自助服务、分流交办转办等工作;“四区”即诉讼调处区、公共法律服务区、仲裁服务区和社会心理服务区,主要是开展矛盾多元化解、协同辅助化解、仲裁、诉讼等工作。
通过“一站式”阵地建设,打通了部门、镇街矛盾纠纷化解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堵点”,有效解决了群众“不认路”“多跑路”等问题,实现了群众各类矛盾纠纷和诉求化解“最多跑一地”。
孙璐说,“自仲裁服务区运行以来,受理投诉举报1700余人次,成功化解案件1000余件,为双方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6400余万元,最大限度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数据显示,今年来一站式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93件,全流程办结信访、立案、法律援助等15356件,群众基本诉求实现了1天内解决,实现了信访总量、民事诉讼、仲裁立案“三下降”,大幅提升了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东营区还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和平安建设考核,建立逆向考核制度,由镇街对区直部门的吹哨报到、参与调处、调处成效等工作进行打分评价,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让平安建设落到实处。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