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6 10:55:00 作者:张洁清 来源:华声在线 我要评论
据英国媒体今晨报道,苏富比拍卖行将于5月14日在英国伦敦拍卖一组18张摄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拍下的京城旧照。据估计,这些照片可以卖到10万到20万英镑(约合96万到192万元人民币)。
据悉,这些照片中,有1860年前后的大沽炮台、通州八里桥、北海、文昌阁等。专家称,“这些照片连起来,就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路线图。”
18张照片 使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国的样子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费利斯·比托1860年随着英法联军部队,留下了很多珍贵照片。
苏富比负责书籍、手稿和照片方面的专家理查德·法托里尼说:“这些照片使很多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他说,“在今天,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北京的皇家园林曾经的样貌。”而“在当时,这些园林是不允许普通人进入的,而之后很多被(英法联军)破坏掉了,因此这些图片非常珍贵。”
“这18张照片都是当时拍摄完在北京冲洗出来的,然后被一位当时也在北京的英国人买走了。”法托里尼说。
那个收藏者是陆军军官爱德华·考特尼。他在这些照片上面做了注释。而现在他的后人认为是卖出这些照片的时候了。
法托里尼估计这些照片可以卖到10万到20万英镑(约合96万到192万元人民币)。据他透露已有不少买家来电话咨询,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个人收藏者。
法托里尼希望能把这些照片卖给中国的博物馆,或者愿意捐赠给博物馆的人。
“这些照片连起来就是联军入侵路线图”
新闻点击
据悉,将被拍卖的18张照片中,一张拍摄于1860年10月的图片,显示的是当时清漪园的文昌阁。那座造型华丽的城关式建筑是一个三重檐的阁楼,二层有一座西洋大钟。这个建筑在比托拍完照片的几天后就被烧毁。后来虽又重建,但新建筑却没有原来的宏伟。另一个被毁掉的建筑是昙花阁。建筑有三层,设计精巧,呈六角形,宛如盛开的昙花。
被拍卖的还有一幅6张照片组成的旧京全景图。“这是第一张180度表现北京城样貌的照片。”法托里尼说。当时摄影师站在午门上拍摄。同现在的北京相比,当时的京城非常宁静,建筑很低很整齐,远远地甚至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山。
有几张照片拍摄自北京东南通州的八里桥,其中有一张是贵族的陵墓。据法托里尼介绍,当时英军驻扎,把陵墓作为补给站。
其余的则拍摄自大沽炮台、北海,还有一张是雍和宫的正门。“这些照片连起来,就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路线图。”法托里尼说。
拍摄中国皇室的
首位外国摄影师
据相关资料称,费利斯·比托为19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也是拍摄东亚地区最早的摄影师之一。
作为“军事报道摄影部分的先驱者之一”,他跟随军队拍摄了1857年的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1860年中国与英法联军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留下了大量照片。在中国北方,比托曾拍摄了大量战争场景,记录了北京皇家园林被破坏的过程以及英法联军对天津的占领。
作为为数不多的随军摄影师,他有机会接触并拍摄了恭亲王奕,并成为第一位拍摄中国皇室成员的外国摄影师。
编译/实习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魏翔 综合新华社报道
延伸阅读:八国联军在中国的暴行:
受辱的晚清妇女
“择吉日相见”--让西方特使受够了的晚清外交
鸦片战争之后的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各国为维护他们的在华利益以及谋求大清王朝对他们利益的认可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基本上都遭到了大清政府或是和善或是愠怒的反对,大清王朝的“打太极拳”和“当头棒喝”导致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西方人最终使用武力使大清王朝的统治者们表示了屈服。
但是,大清王朝受到天朝上国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仍然不会那么痛快地处理外交事务,通常情况下,每一位西方国家的特使均被礼貌地告知,由于政务繁忙,大清政府的官员们暂时无法接见他们,并举行相关商讨会议,清朝政府对此造成的不便表示真诚的歉意;与此同时,大清政府的官员们又会表示,一俟有闲,当选定“吉日”相见。正常结果是无止境的拖延,西方的特使们受够了这种等待,便决定打道回府。这时,清朝官员又照旧是一副让人觉得“他们表示歉意”的官腔回复。
福斯特在《美国的东方外交》一书中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中国最擅长拖延战术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在1854年1月对美国驻华公使马沙利说道,借此时机,我向您表达我衷心的祝愿,并且相信,您对我们的祝福仍会一如既往。许多欧美外交官都有过类似经历。
清政府用拖延战术来对付西方外交官的做法,在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有所收敛,西方人在中国的境遇也因此得到了明显改善。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承认西方国家可派公使进驻北京,西方人在中国有游历、贸易的权利,并可在中国更多地区居住的权利。并在卫三畏博士的大力支持下,法国公使率先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允许传教”的要求,基督教因而在中国有了合法地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