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哪些药物易导致“药驾”事故?

2014-04-22 14:0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春季;哪些药物;易导致;“药驾”事故
[提要]“头脑昏昏沉沉的,眼前一黑,车子就撞到了路边的隔离栏上。”车主王先生近日遭遇了“莫名其妙”的车祸,他称,自己并未饮酒,也没违法驾驶,怀疑是吃了感冒药的原因。
    “头脑昏昏沉沉的,眼前一黑,车子就撞到了路边的隔离栏上。”车主王先生近日遭遇了“莫名其妙”的车祸,他称,自己并未饮酒,也没违法驾驶,怀疑是吃了感冒药的原因。
    背景资料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五起事故有一起与用药有关。事实证明,服药后驾驶已成为当今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服药后驾驶也会酿成交通事故。英国医学期刊曾就一些严重交通事故作出统计,发现服用抗组织胺和镇静剂的人,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数倍。
    根据日本汽车研究所的医学特性研究报告,服用感冒药两倍剂量同喝下180毫升威士忌的人体状态相当。4个人分别驾驶200公里,其中服用感冒药的一个人,将树木错看成汽车而紧急刹车,另外3个人(喝掉180ml威士忌)开得也极不安稳。这4个人中,有两个人开车时打盹,服药4-5分钟后,每个人都开始出现阿尔法脑波,即半睡眠状态。
    根据药理学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现今已知大体上有十多类、约几十种药物是驾驶人员必须小心服用的,它们包括镇静、安眠、抗抑郁、抗焦虑、止痛解痉、抗过敏、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类,还有个别驱虫药和抗生素类药物。其中有的是人们较为常用的,有的还是属于非处方药。
    影响驾驶的药物
    导致嗜睡的药物    司机、高空作业者、精细工种禁用。
    可引起嗜睡的药品有以下几类。
    1.抗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剂,组方有解热镇痛药、鼻粘膜血管收缩药或抗过敏药,后两者可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流泪等症状,服用后易使人嗜睡。
    2.抗过敏药:可拮抗致敏物质组胺,同时也抑制大脑中枢神经,服用后有神志不清、嗜睡表现,其强度因个人的敏感性及药物的品种和剂量而异。
    3.镇静催眠药:所有的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都有抑制作用,可诱使睡眠。
    4.抗偏头痛药:服用苯噻啶后可有嗜睡、困倦和疲乏症状。
    5.质子泵抑制药:服用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后偶有疲乏、困倦反应。
    6.抗高血压药---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利血平、降压灵,可引起中枢抑制,较大剂量时可引起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中枢性降压药甲基多巴引起嗜睡。
    7.镇咳药 如苯丙哌林、右美沙芬、咳必清能引起嗜睡。
    8.其他: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三环抗忧郁药,可引起嗜睡。抗癫痫药多数伴有引起嗜睡、共济失调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比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或培高利特等,有可能诱发突发性、难控制的嗜睡症,发生率高达22%。 研究者对929例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2%的患者报告有突发性嗜睡发作,在发作的患者中,12%的病人每天都发作。
导致眩晕或幻觉的药物
    1.镇咳药:右美沙芬(普西兰)、那可丁可引起嗜睡、眩晕;服用喷托维林(咳必清)后10分钟可出现头晕、眼花、全身麻木症状,并持续4小时~6小时。
    2.解热镇痛药:服用双氯芬酸(扶他林)后可出现腹痛、呕吐、眩晕症状,发生率约为1%,个别患者可出现感觉或视觉障碍及耳鸣症状。
    3.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可刺激大脑中与精神有关的多巴胺受体,服药后有幻觉、精神错乱、眩晕、嗜睡、视物模糊症状。
    4.抗心绞痛药:服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后约有25%的人出现头痛、眩晕症状;氟桂嗪(西比灵)则常使人有忧郁感、嗜睡、四肢无力、倦怠或眩晕。
    5.多数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幻觉,甚至噻吗心安眼药水可引起幻觉、抑郁、疲乏、意识混乱等药品不良反应。
   导致视物模糊的药物
    1.解热镇痛药:服用布洛芬后偶见有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少数人可出现视力降低和辨色困难;吲哚美辛(消炎痛)可出现视物模糊、耳鸣、色视症状。
    2.解除胃肠痉挛药:东莨菪碱可扩大眼瞳孔,持续3小时~5小时,出现视物不清;阿托品可使人视近物不清或模糊,约持续1周。
    3.抗心绞痛药:服用硝酸甘油后可出现视物模糊。
    4.抗精神病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在抗癫痫的同时,可引起视物模糊、复视或眩晕,使人视物成双影。服用利培酮(维思通)后偶有头晕、视物模糊、注意力下降。
    导致定向力出现障碍的药物
    1.镇痛药:注射哌替啶(度冷丁)后偶致定向力出现障碍、幻觉,犹在腾云驾雾。
    2.抗胃溃疡药: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但能引起幻觉、定向力障碍。
    3.避孕药:长期服用可使视网膜血管发生异常,出现复视、对光敏感、疲乏、精神紧张,并使定向力发生障碍,左右不分。
    4.抗抑郁药物加舒必利、盐酸丙咪嗪等,都可导致定位能力降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盐酸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可引起定向力障碍
    导致多尿或多汗的药物
    1.利尿药:服用阿米洛利后尿量增多,出现口渴、头晕、视力改变症状。
    2.降压药:服用复方双肼屈嗪片(北京降压0号)后使尿量增多;服用吲达帕胺(寿比山)后3小时产生利尿作用,4小时后作用最强,出现多尿、多汗或尿频。服用哌唑嗪后出现尿频、尿急。
    其他
     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如麻醉性镇痛镇静药,则病人会有轻度的嗜睡,老年及体弱病人嗜睡的程度可能要重一些。
    降糖药引起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液里葡萄糖的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而出现很多症状。一开始会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烦躁、焦虑、全身无力等症状,程度严重时,中枢神经会出现问题,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精神障碍,如恍惚、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此外,驾车跑长途,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吃饭没有规律长时间空腹易引发禁食性低血糖症。
    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脑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各国都规定驾车和机械操作者不可服用。在欧洲甚至不准作为保健品销售。中药天麻也常作为保健品使用,其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欣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因此,驾车一族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必须驾车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服药品的说明书,凡说明书中规定服药期间禁止驾车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且不可存侥幸心理,否则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必要时可请医生或药师更换同类药品服用。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