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名医谱|46 赵海声:耳鼻喉疾病治愈者

2021-07-07 16:08: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欣

  编者按: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奋斗在一线,守护健康,他们会常常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他们总是与患者一起去勇敢面对会夺走生命的疾患,全力以赴地用个人知识和技能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医者仁心,他们每个人都是在岗位上绽放着光彩、独一无二的闪光者!

  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独医无二’——东营名医谱”系列报道,将镜头聚焦一线医生,读取“白大褂”的无疆大爱与大医情怀,致敬生命。

  赵海声的父亲是历史老师,他从小也十分喜欢历史文学类,但受当时身边的一些世俗观念的影响,以及父母都希望他能够学医,于是高考填报志愿时,赵海声便选择了临床医学。

  “学医以后,我发现对它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论是从事医疗还是学习的过程,都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1989年,赵海声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胜利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至今已经32年了。

  耳鼻喉科最常面对的就是患者的各种询问

  从事医疗工作,每天都很忙碌,基本从早忙到晚。每天7点半来到科室,先进行改医嘱、换药等常规工作,然后进入手术室手术,有时候需要一上午,有时候需要一天。还有一些科室管理、协调工作。赵海声表示,耳鼻喉科最常面对的就是患者的各种询问。比如鼻腔手术,患者最常问的就是手术需要多长时间,简单的手术需要2-3小时,复杂的需要4-5小时,患者就会感到很诧异,一个小鼻孔手术时间居然这么久。“每当遇到类似问题时,我都会耐心给患者解释,鼻腔看似小,里面构造却如同别墅,在做手术时要严格注意避免损伤。”

  2010年的一个夜晚,赵海声在西城陪读时,接到了值班医生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位从河口过来的患者鼻出血很难控制,如果不及时救治很容易失血过多休克,甚至死亡。二话没说的赵海声立刻开着自己的车从西城往东城赶。“我一生中没见过那么大的雾。”当时的北二路中间没有护栏,雾大,又是黑夜,当赵海声看清红绿灯时,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在红绿灯正下方,每每回想起这段记忆,赵海声总是隐隐后怕。好在最后安全到达医院及时进行救治,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医患之间一定要相互理解。”

  赵海声有个爱好——组装计算机,那时候计算机还不是很普及,刚工作没多久的他跑到北京中关村买零件,花了将近一年的工资,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组装。当然现在组装计算机已经比较少了,他就没事搞搞软件。如今互联网发达,也经常用来查找资料。

  因为工作较忙,在家务承担方面和对家人的关心方面,赵海声有所欠缺,2012年孩子高考报志愿时自己在外地开会,只能通过打电话来商议。尽管很忙碌,但家人都十分支持理解自己,也让自己很感动。

  “我们面对的是病人,走错一步就会对病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也许是因为职业使然,生活中的赵海声也十分严谨、认真细致。手术对医生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工作,但是对病人来说,也许就是一生中唯一一次。“医患之间一定要相互理解。”赵海声说,自己既当过病人,也当过病人家属,站在病人家属角度上更能理解病人的心情,吃不好睡不好。但作为医生,只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给出一个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记者 李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