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北京冬奥项目②——飞驰电掣的“雪车”

2020-08-13 09:14:46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王瑾,邵梓耕,徐晨

  是什么在雪道里快如闪电?从双人到四人比赛难度加倍?初速度、平衡、持续增加能力,是在雪车赛道中的硬核时速比拼!

  想要深入了解这辆你开不了的车? 从历史发展到冬奥赛况,带你深入领略雪地之舟的竞技魅力。

  雪车(BOBSLEIGH)

  雪车是由雪橇发展而来,由于其形如小舟,也被称为“雪地之舟”。这是一项极具刺激性与观赏感的运动,滑行最大时速可达160千米左右。

  发展历史

  雪车发端于19世纪末的瑞士。18世纪60年代,有2个美国人将2个雪橇用木板钉在一起进行比赛,被视为雪车的雏形。瑞士人马蒂斯于1890年发明了有金属舵板和制动闸的雪橇,人们称之为雪车。1898年四人座雪车问世。最初,雪车滑道利用自然雪道常引发安全事故。后来,人们在陡坡上添加弯道以达到“降速”目的,在雪道两侧加护墙实现“防护”目标。由于雪道的安全性大幅提高,项目极具观赏性,早在1924年雪车就被正式列入第1届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中。

  比赛装备

  雪车的装备有滑雪服、护肩、护肘、头盔、专用钉靴和雪车。其中护肩、护肘、头盔主要起保护作用,钉靴起防滑作用,雪车是滑行工具。

  滑雪服

  滑雪服表面光滑且具有高弹性,可大幅减少滑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领口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和防风设计,无束缚感,并且可以减少空气从衣领进入,防止衣物因大量空气进入而鼓起。裤口为双线包边,附加弹力防滑橡筋,防止运动时裤脚上翻,刮伤皮肤。

  滑雪头盔

  若运动员滑行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发生危险,头盔可以有效保护头部安全。

  滑雪手套

  雪车选手所戴的手套需要贴合手掌,掌心有防滑耐磨的皮层,在推车出发过程中可以稳稳地抓牢车体把手。

  专用靴钉

  雪车竞赛中为了防止运动员助滑时在光滑的冰面打滑,鞋底会装有靴钉。靴钉为刷型,以间隔小于30毫米的排列方式均匀分布于靴底,靴钉长度不超过14毫米。

  雪车

  雪车的车身主要由雪车前部、车身、方向盘、滑行装置、制动器、制动员的推杆、2名推手的推杆构成。雪车前部由2个方向舵制动的滑轮系统操作;底部由2组独立的滑行钢刃构成,滑行钢刃可通过车身内的2个把手控制。车身材料具有轻便、坚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特点。车身造型是严格按照空气动力学理论设计的流线型,体现出人们对极限速度的追求。

  雪车具体构成示意图

  雪车规格

  雪车分双人座和四人座2种,在尺寸、重量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长度方面,双人座雪车的长度不得超过2.7米,四人座雪车长度不得超过3.8米。宽度方面,双人座雪车和四人座雪车的宽度都不得超过0.67米,双人座雪车的滑橇板最小宽度设定为0.8厘米,四人座雪车滑橇板最小宽度设定为1.2厘米。重量方面,双人座雪车不得超过375千克,四人座则不得超过630千克。如果运动员体重总和与雪车相加不足最低基数,可以在雪车上增加一定的配重。

  雪车尺寸规范

  雪车尺寸示意图

  雪车重量规范

  雪车比赛场地

  雪车项目的赛道是一种有较大坡度的凹型滑道,两侧有护墙。赛道宽度为1.4米,护墙内侧高度为1.4米,外侧高度为2~7米。比赛中,护墙是为了防止出现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由于速度太快或误控方向发生意外偏离滑道飞跃而出的情况。赛道总长度为1.2~1.65千米,全程至少设有15个转弯,最多20个转弯,弯道转弯最短直径不得小于20米。滑道起点至终点的高度差为100~150米。

  雪车比赛场地示意图

  场地细节示意图

  雪车出发动作

  雪车的出发动作主要由起跑、登车和角逐3个部分构成。当裁判发出信号后,运动员立即推着雪车向前奔跑以获得初始速度,推行距离在50米左右。四人座雪车所有运动员进入车内的时间限制为6秒。最先上车的是坐在前面的掌舵手,负责调整滑行方向。最后上车的是坐在后面的制动选手,负责刹车减速,中间2位选手依次落座并快速收起把手。到达终点时所有选手必须位于自己的座位上,否则比赛成绩将视为无效。在此项运动中,雪车平均速度100千米/小时,最高速度可达到160千米/小时。

  出发动作

  雪车分解动作

  雪车比赛规则

  北京冬奥会赛项内容

  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车比赛将一共产生4枚金牌。竞赛项目包括男子四人、男子双人、女子单人、女子双人,其中女子单人为本届冬奥会新增小项。比赛将在延庆赛区进行。

  历届冬奥会奖牌榜

  纵观近3届冬奥会雪车奖牌榜,德国、加拿大、美国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冠亚军,其实力着实让人叹服。中国雪车队在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组建并首次参加平昌冬奥会的比赛。衷心希望我国雪车运动健儿能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奇迹!

  雪车项目对于速度和技术的极致追求,是奥运精神的完美折射,在2020北京冬奥会来临之前,先预热你的激情之火吧!

  作者:王瑾,邵梓耕,徐晨

  本研究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22北京冬奥会视觉导向系统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16YJA760037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