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时政 | 民生 | 经济 | 社会 | 体育 | 旅游 | 汽车 | 房产 | 大众时评 | 健康 | 财经 | 论坛

您的位置: 旅游

站内搜索:
东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图)
2011-03-18 09:00:00

 

东营借黄三角大开发之势,描绘高效生态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国网柴永强摄

中国网6月26日讯昨日,网媒黄三角考察团来到此次活动最后一站——东营。作为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的主战场,这个年轻的滨海城市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谱写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建设的新篇章。

“黄河从这里入海,油田在这里诞生,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东营市副市长王吉能告诉记者,借黄三角大开发的东风,东营市规划布局了四大主体产业区和黄河水城,作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集中突破区,加速构筑“四区一城”的主体产业格局,迅速拉开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框架。

据了解,四区中临港产业区的规划面积为232平方公里。产业区实行港区城联动,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和精细化工,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效生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和能源供给基地。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区,累计完成配套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高端产业区,规划控制面积2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建设黄河三角洲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东营经济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配套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已引进建设了投资8亿美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投资2.5亿元的泰克拓普LED、投资2亿元的新型功率半导体等电子信息项目,总投资54亿元的3个整车制造项目,总投资21亿元的7个风电项目。2007年以来共引进过亿元的项目62个,总投资437亿元,已完成投资178亿元,高端产业框架初步形成。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中国网柴永强摄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规划控制面积246平方公里。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突出“黄河入海、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原生态特色,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目前,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总投资9400万元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完工,游船码头投入使用,正在规划建设黄河口湿地公园和汽车野营地项目,适时启动建设黄河口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生态高效农业区,规划控制面积428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区和现代畜牧业开发区,实施养殖、加工、物流、科研综合开发,打造全国一流的渔业生态养殖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目前,现代渔业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4.1万亩起步区基础工程全面完成,3万亩养殖区投入生产,研发中心大楼主体完工,正在建设2.7万亩的二期工程;现代畜牧业开发区已完成规划论证。

而一城就是指黄河水城,从2007年东营开始实施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以此为龙头,构建“九横十纵”城市主干水系框架,形成河湖相连、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绿共生、人水和谐的独特城市风貌,打造生态卓越的“黄河水城”。三年来,重点实施了治污截污导污工程和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清风湖景区、广利河岸线“三园一区一岸线”工程,完成投资34亿元,已初步形成了水城景观。今年将启动实施广利河沿岸深度开发,开工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金融商务中心、奥体中心、河海风情街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全力打造黄河水城精华区,形成旅游文化景观长廊和服务业经济隆起带。

奔腾的黄河滋润出的滨海新城美丽富饶,具备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和海洋四大资源优势。仅以土地资源为例,全市拥有未利用地452万亩,约占三角洲地区的55.73%;同时黄河每年还可新淤土地1.5万亩左右,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同时东营已经具备大开发所需的科技支撑力,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坐落在东营境内,汇集了一大批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人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可谓占尽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如今这座全国闻名的石油之城,借黄三角大开发之势,正在全力描绘高效生态发展的宏伟蓝图。记者柴永强

编辑: 李长龙
发表评论
东营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东营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东营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东营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东营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东营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东营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东营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热线:0546-8335000
东营印象
推倒铜像为的啥?
东城三村的居住...
夕阳下的海鸥
爱情篇
广告时间  
东营 东营新闻 东营大众网 中国东营 东营新闻网 东营综合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电话:0546-8335000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山东省委宣传部主管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dongying@dzwww.com 地址:东营市府前大街75号(大众日报社东营分社)112室 邮编:257091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