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中共招远县委第一任书记刘儒英

2015-02-18 08:20:00    作者:刘文锋   来源:胶东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刘儒英 中共党员 县委 阜山镇 书记
[提要]1938年4月,刘儒英任中共招远特支书记兼民先招远县队部大队长。1942年,招远县抗日民主政政府、各救会、参议会联合赠送给刘儒英家(父母)的“一门五英雄”牌匾(照片来源,招远党史办摄影)

  追忆-中共招远县委第一任书记刘儒英

  —谨以此篇敬献给我的家乡金都招远市四千多位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们

  作者:刘文锋 笔名:红阳、和平

  中共招远县委第一任书记刘儒英烈士遗像(画像)(照片来源,招远党史办摄影)

  2014年6月2日-2015年2月6日,我先后回到我的家乡金都招远登门拜访,和回烟台后电话采访了我的好爷爷胶东著名抗战革命烈士-时任胶东军区西海统战部部长刘暖烈士的入党介绍人(中共招远县委第一任书记刘儒英)之子-刘志强老人。

  今年76岁的刘志强, 1938年农历7月23日出生在招远县南苑镇(现阜山镇)牟疃村。1990-1996年12月,曾担任过牟疃村的村委主任。他是中共招远县委第一届书记刘儒英的独生子。

  身为中共招远县委第一任书记的儿子刘志强老人,他和老伴,有三子一女,一子一女务农,二子三子工作(三子在招远政府的关怀下就业)。如今,刘志强夫妇,老两口依然种着六亩地,刘志强每月享受国家发给的130元的烈士子女补助,年底村委一次性发给每年500元的村老干部补助费。虽然经济不宽裕,生活简朴,但是老人家却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过着一个普通农民的日子,令人很感动…

  2014年6月2日,刘儒英之子刘志强在父亲刘儒英老宅旧址院内正屋(北屋)前的照片(摄影 荆娜)

  刘志强老人,身体健康,思路清晰,待人热情。说起他的父亲-中共招远县委第一任书记刘儒英,缅怀父亲的革命历史,刘志强老人无限怀念他的好父亲刘儒英,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泣不成声,不禁失声痛哭…笔者也不由自主一起失声痛哭…他怀念他的好父亲刘儒英烈士,我怀念我的好爷爷刘暖烈士和我的好奶奶杨竹青老人…我和刘志强伯父这两代烈士家人整整哭了十多分钟啊…刘志强老人一边用毛巾擦去眼泪,一边心情沉重,态度温和地说:我父亲刘儒英抗日革命历史,招远县志和党史有档案记载(小段落的简介),父亲的情况(纪实事迹)我也记得一些,母亲和家人也常常说起,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935年,刘儒英任中共招远特支委员

  刘儒英,原名刘宝臣,中共党员。1907年出生在招远县南苑镇(现阜山镇)牟疃村,1930年招远短期师范毕业后,在黄县下丁家教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教育为阵地,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春,刘儒英奉命回乡,回村不久,被推选为村长,他利用村长的身份秘密发展地下党组织。1935年秋,刘儒英任中共胶东地下党组织招远特支委员,与中共招远特支委书记李树芬一起,在当地以开饭店、药铺为掩护,领导招远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开展革命工作。(据查阅学习招远党史资料记载)

  1938年8月,刘儒英任中共招远县委第一任书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儒英满怀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张子良、李厚生等人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

  1938年1月,在刘儒英的家乡牟疃村成立“民先”县队部。按照中共招、莱、平区委的指示,组织发动党员群众筹建抗日武装。

  1938年4月,刘儒英任中共招远特支书记兼民先招远县队部大队长。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