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9 09:27:00 作者:記者李雪瑩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昨日,南鑼鼓巷,56歲環衛工李景昂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昨日,一段《北京掃街大叔甩一口麻溜英語》的視頻,驚呆了眾多網友。視頻中,一位皮膚黝黑、滿臉皺紋的環衛大叔,用流利的英語與提問者交流,不時蹦出“civilization”(文明)等高級詞匯,並說他讀過《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麥克白》等莎翁著作。
這位大叔自稱曾是山東棗庄的中學英語教師,9月來京當環衛工人后,常用英文為人指路,並准備留在北京開個英語輔導班,教更多的人說英語。
掃街大叔指路用英文
大叔名叫李景昂,今年56歲。他說,他曾是山東棗庄十中的英語教師。退休后,和愛人在家開了個輔導班,收了20多個中學生。他教英語,愛人教數學。
對自己在網絡走紅,李景昂回憶說,“十一”長假期間,他在南鑼鼓巷地鐵口和兩個瑞典人用英語交流,引起了許多路人的圍觀。其中一位青年用英文問“是否可以接受採訪”,李景昂愉快地接受了。當天圍觀的匡先生,還把李老師請到家裡為讀高一的兒子輔導英語。
李景昂說,9月4日,他一人來北京游玩,從天安門步行到北池子大街,產生了在北京多呆一段時間的想法,“住賓館太貴,我得找份工作”,李景昂用英文告訴記者。在北池子大街,他看到在掃街的環衛工人,便問人家是否缺人,當晚就到東城區環衛所簽了一年的合同。
李景昂負責清掃地安門東大街的衛生。由於臨近南鑼鼓巷,常有外國游客問路,他就操起了老本行,用上了英文。除了用英文給人指路,李景昂還免費教人學英語。地安門東大街的交通協管員小何就是他的一個學生。
愛上英文網站、愛聽英語歌
採訪中,李景昂幾乎全用英語跟記者交流,常蹦出“地球村”“聯合國”“互聯網”等單詞。他說,2008年,讀大學的兒子買了一台電腦,教他學會了上網,他在網上大開眼界。
李景昂的兒子李輝雷說,父親平時上網都看英文網站,即使上網看新聞,也是看英文版。在網上,李景昂還喜歡看國外名人演講,聽英文歌曲。
李景昂的愛人也是中學老師,聽說丈夫要留在北京當環衛工人,她開始挺不樂意:“在家當老師不累,掙錢也不少,干啥非要去當環衛工呢。輔導班的學生們還等著他回來呢。”
但在兒子李輝雷的調解下,李景昂的愛人漸漸接受了他的選擇。
對話
“我要留在北京收學生”
新京報:為什麼要留在北京當環衛工?
李景昂:在北京能長見識,在家裡沒有這麼多跟外國人交流的機會。跟外國人交流,向他們了解國外文化,我跟他們介紹中國文化,都是很有樂趣的事。
新京報:“掃街大叔講英語”在網上很火,有沒有人說你這是炒作?
李景昂:大多數人不會,他們還對我豎起大拇指。現在世界這麼小,大家都要學點英語,“活到老,學到老”。
新京報:在家當輔導班老師不累,賺錢也不少,你還回去嗎?
李景昂:愛人打電話跟我說,家裡的學生都盼著我回去,還有學生家長打過幾次電話,說“我們孩子就隻想讓您一個人教,你快回來吧”,我也有過糾結,但是我還是想多在北京呆一段時間,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
新京報:那是另有打算嗎?
李景昂:恩,是想開個輔導班。我在北京認識的匡先生在和我籌劃這個事情。
新京報:以后辦英語輔導班了,還做環衛工人嗎?
李景昂:看情況發展吧,如果收學生多了,我就得放棄環衛工人的工作,專心教學生了。
(記者李雪瑩)
(來源:新京報)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