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3 11:05:00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7.25龙岩当地医院拍的X光片显示,平安锁在宝宝体内。
一把平安锁,在60天大的男婴肚子里“游荡”了5天后,终于排出体外。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原本挂在男婴胸前的平安锁,是被不懂事的两岁哥哥塞进弟弟嘴里的。“宝宝喉咙很小,吞了这把锁,就是吞了一个世界呢!”福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惠萍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小的吞食异物患者,感叹这孩子的命特别大,是个“神奇宝宝”。
2岁娃把平安锁
塞进弟弟嘴里
这名60天大的“神奇宝宝”来自龙岩,哥哥也只有两岁。7月25日,兄弟俩的妈妈突然发现宝宝胸前挂着的平安锁不见了,便问小哥哥是否看到弟弟的平安锁。小哥哥回答,他把平安锁塞到弟弟嘴里了。妈妈赶紧检查宝宝嘴巴,没有发现平安锁。虽然宝宝没有任何症状,但妈妈还是带着他去当地医院检查。拍片结果显示,平安锁真的在宝宝体内。
在当地医院观察了三天,“固执”的平安锁仍停留在宝宝腹内。无奈之下,家人们带着宝宝来到福州儿童医院求医。
提前吃辅食
宝宝排出平安锁
“X光片显示,那是一把1.5厘米×0.9厘米的平安锁,有指甲盖大小,已经到了宝宝的小肠处。”7月28日,陈惠萍见到宝宝时,吃了一惊,“他真的好小,被抱在妈妈怀里,眼睛微微睁开,我估计他的世界还是混沌的,没想到就已经接受了这么大的挑战。”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陈惠萍发现宝宝吃睡正常,无哭闹不安。由于平安锁外部比较光滑,她决定让宝宝自己排出来。
由于宝宝才60天大,还在吃奶,为了让他顺利排出平安锁,陈惠萍决定让他提早吃辅食(正常的宝宝3个半月才能增加米汤等辅食),让宝宝妈妈给宝宝喂米糊+花生油,一来增加排便量,促进肠道蠕动,二来润滑肠道,最终达到排出的效果。
在宝宝娇嫩的腹内“游荡”5天后,7月30日,平安锁终于排出宝宝体外。
“这个宝宝真的命大,这把小小的平安锁给他制造了多个鬼门关。”陈惠萍说,若是平安锁卡在声门,将导致宝宝窒息;卡在食道口,则无法进食,需要手术取出;若长期停留在肠道,可能导致肠梗阻……
宝宝排出的平安锁,有指甲盖大小。
这些异物
幼儿们易误食
通过上述案例,陈惠萍想特别提醒两个孩子的家长要提高警惕,因为不少家庭的大宝和二宝就差两三岁,大宝正好处于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差,不懂事的他们或许就会像上文的小哥哥一样给弟弟“喂食”,导致意外发生。
陈惠萍说,婴幼儿误食异物到消化道的情况时有发生,“我每个月差不多会碰到10多个,年龄多在一岁至三岁”。
在幼儿误食的异物中,最常见的是鱼骨头,还有螃蟹壳、鸡鸭骨头、玩具的小零件、药物、洗发水、口香糖、小珠子、硬币、笔帽、枣核、铁钉等。
异物不同
处理方法不一样
陈惠萍医生表示,孩子误食了异物,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异物,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异物,处理方法不一样。
异物表面光滑、没有腐蚀性的,孩子一般情况较好,没有呛咳、呼吸困难、口唇发干等缺氧表现,可以观察,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韭菜,一般两三天异物会随着大便排出,有的需要两三周。如果宝宝出现便血、腹痛、呕吐、发热等,说明消化道有感染、出血,必须立刻去医院就诊。
如果误食了尖锐的东西,如小钉子、鱼骨头等,千万不要硬吞干饭、面包等,这样会使尖锐的异物越刺越深,甚至穿破食管到主动脉引起大出血。对于配合的孩子可采取催吐的方法,有可能把异物呕吐出。
如果误服强腐蚀性的东西,或者误食大剂量药物,要立刻去医院就诊。对于少量腐蚀性异物,可以喝牛奶保护消化道黏膜。
(记者 陈丹 医生供图)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