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捅马蜂窝,受伤的不只是网红 网友:作死也要有个限度

2016-10-10 08:45:00    作者:罗志华   来源:深圳特区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主播 马蜂窝 原罪 洋相 粉丝
[提要]近日,重庆市大足区网络主播蒋波等6人花500元租了一台吊车来到有马蜂窝的树下。网络主播以身犯险直播捅马蜂窝,看似疯狂,实则却未必不是“理性”权衡之后的选择。因直播捅马蜂窝而弄得遍体鳞伤,这是一名网络主播的无奈,对此我们不应苛责。

  近日,重庆市大足区网络主播蒋波等6人花500元租了一台吊车来到有马蜂窝的树下。他戴上摩托车头盔,披上雨衣,站在吊车上来到30米高树头。直播不一会儿,蒋波陷入昏迷,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经检查,马蜂在蒋波身上叮了37处伤口,随后蒋波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网络主播以身犯险直播捅马蜂窝,看似疯狂,实则却未必不是“理性”权衡之后的选择。可以想见的是,倘若不是突遭意外,此次直播很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不错的人气和收入。这是因为,网络直播乃是以流量变现为核心游戏规则,更劲爆的直播内容,意味着更多的观看人数,也就意味着更可观的经济回报。而恰恰是这套简单粗暴的玩法,激励着各色主播们前赴后继地剑走偏锋。

  ——然玉

  面对捅马蜂窝、喝辣椒油等引发的悲剧,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围观者,都不妨深入反思。若用看客的眼光和嘲讽的心态去打量,造成悲剧的网络主播们确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但某些网络主播们通过炒作捅出的另类“马蜂窝”,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可以说比悲剧本身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我们应当保持警觉。

  ——范子军

  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类型,网络直播并没有“原罪”。网络直播让一些年轻人找到一种同群体交流、融入社会的渠道;网络直播的低门槛、低成本,让他们找到了一条灵活就业的途径。只不过,名利双收并非易事,那些缺乏一技之长、不擅长生产优质内容的网络主播便走起了“歪路子”“野路子”。

  因直播捅马蜂窝而弄得遍体鳞伤,这是一名网络主播的无奈,对此我们不应苛责。但只有摆脱浮躁的心态,少一些一夜成名的想法,多一些踏实奋斗的行动,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

  ——杨朝清

  此次受伤的虽是网络主播本人,但这种不择手段的直播方式,对其“粉丝”形成不良示范,也造成了无形的伤害。只要这种疯狂炒作的直播方式不改,轻则鼓励自虐和盲动,重则突破法律底线。直播捅马蜂窝事件发生后,该治的不只是蜇伤,还有一些网络主播们的行为方式。网络直播固然不是洪水猛兽,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本规则、行业自律、外部监管等,一样都不能缺失。网络直播已出了不少类似“洋相”,到了该加以规范的时候了。

  ——罗志华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