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家福》:走遍中国,拍56套纪录片,为中华大家庭建立家庭影像档案

2019-09-18 14:4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冯炜程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在举国上下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中,由国家民委指导、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主办的《中华全家福》公益拍摄活动引人瞩目:摄制组走遍全国,为56个民族各拍一套微纪录片、N首原生态民歌MV,以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华大家庭的家人们更直观地熟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兄弟姐妹,更加了解、热爱我们这个大家庭。

视频地址:http://v.qq.com/x/page/m0880tctj0n.html

  这是彝族的微纪录片,在腾讯视频上,该片播放量已过百万。

  据了解,目前已收入192个视频的《中华全家福》专题在腾讯《70年》大专题中有着不俗的播放成绩,多次被推荐到首页。这192个视频,包括已经拍摄、制作完成的30多个民族的微纪录片、一百多首民歌MV。而摄制组的拍摄仍在进行中,预计春节前后能够完成前期拍摄,再经后期剪辑将形成400多部作品的庞大视频专题。腾讯将永久保留该专题,并不断丰富、更新。

视频地址:http://v.qq.com/x/page/n0898axlsuf.html

  汉族的微纪录片。贵州屯堡汉族是明朝皇帝朱元彰“调北征南”戍边屯兵的明军的后代,他们仍保持着700年前明朝的生产生活习俗,以汉族的道统自居,被称为“汉族文化的活化石”。

  9月16日,《中华全家福》拍摄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副秘书长施晓亮正带着摄制组自驾行走在前往新疆的路上。他通过网络接受了大众网的采访。

  说起《中华全家福》公益拍摄的意义,他说:“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大家庭,但很少有人能说得出56个兄弟姐妹是哪56个,甚至很多民族的名字都没听说过。连自已家里的兄弟姐妹都不知道,怎么能说了解、热爱这个家呢?因此,从国家和全社会的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次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学习成长、记录人生的一个过程。很有意义。”

  施晓亮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民族文化学者,更是一位行者,自1997年开始至今,他用各种形式多次走读中国,拜访56个民族。其中,2011年大众网、中国民族报联合主办,由施晓亮作为领队的56个民族文化采风活动的网络专题,获得了2012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o0127ic5gjb.html

  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施晓亮:带女儿走读中国》

  与以前几次主要用文字和摄影记录的方式不同,这次他用视频记录的方式,为每个民族拍一部纪录片,为中华大家庭建立家庭影像档案。

  这样的拍摄,没有先例。因为民族的题材涉及民族历史、文化、信仰、习俗,每每拍摄都需要全面、深入、学术、权威,常常连脚本都很难写。施晓亮只带两个摄像,一路走一路拍。他这种无导演、无编导团队甚至无脚本、一个人现场有感而发、直抒胸臆、途中剪辑的拍摄制作方式,并非无知者无畏,而是以20多年来至少5次全国行采风、对56个民族全面深入的采访为信心基础,底气更来自于国家民委的支持,以及活动组委会专家组的指导。

  《中华全家福》公益拍摄项目得到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基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拍摄活动自去年9月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福建、台湾、内蒙等32个民族的采访拍摄。全部拍摄工作将在春节前后完成,然后施晓亮将集中精力对海量的视频资料进行后期剪辑,呈现多种成果。

  施晓亮告诉记者:“我们的拍摄,不追求面面俱到。网络传播时代的特点不能长篇大论,因此,我们找准一个真实、生动的切入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或一个节庆,拍五六分钟的微纪录片,一分多钟的歌声MV,让人们在轻松地观赏中初步了解中华大家庭中有哪56个兄弟姐妹、各自大概什么情况。我们拍的不是献礼片,不迎合、不追风,我们会一直围绕中华家文化拍下去。中国是个大家庭,家史、家道、家业、家产、家人、家风、家学、家训……我们这个家,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太多值得拍摄、传播的故事。”

  “《中华全家福》仅仅是个开始,我会一直拍下去。我相信时间会证明它的价值。”施晓亮说。(记者 冯炜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