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时政 | 民生 | 经济 | 社会 | 体育 | 旅游 | 汽车 | 房产 | 大众时评 | 健康 | 财经 | 论坛

您的位置: 头条新闻

站内搜索:
我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东营日报 2012-10-23 09:23:00

 截至2011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31.5万,约占总人口的16.95%。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数量达到15.25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48.4%;其中空巢老人家庭为9.17万,占老年人家庭的65.2%。在日益凸显的老龄化趋势中,空巢危机尤其严峻。

  市民呼吁社会能够建立完善、人性化的养老体系,为那些正努力活出精彩、发挥余热的老人们免去后顾之忧。

  家住东城安兴南区、74岁的孟庆普退休前是一名全科医生。

  做医生多年,孟庆普曾为众多老年人看过老年病,但等到2010年自己第一次突犯腰椎间盘突出时,还是感觉到无比大的心理压力。

  年老的脚步一点点近了,这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人生关卡。

  刚从孤岛退休搬到东营时,孟庆普感觉无聊、烦闷、突然无事可做的失落感,使他多次动过搬回老家的念头。直到女儿给他买回一把二胡,对着一本《二胡演奏知识》,他开始自学持胡、拉弦,渐渐从中探索到乐趣。

  他感慨:“老年人最为看重的莫过于两件事: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孟庆普的话道出了更多老年人的心声。据东营公安户籍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31.5万,约占总人口的16.95%。而相关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2020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分别达到37万和46.6万,约占总人口的19.3%、23.2%。

  在这个日渐庞大的群体中,不乏病困者、孤独者、更多仍在努力发挥余热者……他们对社会关爱和自身价值感的渴求从未停止。老人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起走近老年群体,走近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

  衰老,无法回避的话题

  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颈椎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骨质疏松、瘫痪……在龙居镇方家村老人方春祥的心中,这份长长的老年病名录是个沉重的负担。

  今年66岁的他已经占据了其中两项——双耳失聪和高血压。而在一年之前,他的老伴因为肺栓塞去世。

  今年9月17日上午,方春祥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地里拾棉花,因高血压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使他在路过一座大桥时从两米高的桥上冲了下去,跌落在桥下的乱石堆里,6根肋骨当场摔断。

  在医院的胸心外科住了九天,花去医药费一万多元,靠低保和种地生活的女儿无力负担。第十天,老人因心疼医药费而提前出院了。对于许多像方春祥一样的农村老人,疾病与意外事故可能带来的身体伤害像一朵阴云,时刻压在头顶。“长什么也别长病,做什么也别拖累孩子”,他说。然而,即便是生活条件更好的城市老人,各种老年病仍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不可忽视的心理危机

  今年8月,黄河三角洲心理服务中心曾迎来一位特殊的咨询者。

  一位76岁的老人每天坐在屋里自言自语“不想活了”,她的儿女尽全力在经济上满足她所有的生活、保健需求,也常带她去看戏解闷,但这位老太太说,她感觉活着痛苦,成了子女的累赘。而子女则一度以为老人得了抑郁症。

  “这位老人并不缺钱,但缺少精神上的疏导与理解。儿女的不关心、敷衍般的关心以及过度的一手包办式的关心,都可能使老人产生衰老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心理咨询师张志军表示。2011年,孤岛一位老人甚至因为失去老伴、不被子女理解而服药自杀。

  86岁的赵和祥独自住在西城一家敬老院,他最大的难题也是“寂寞”。因为独自居住的单间缺少访客,他收集了近60盒京剧、吕剧磁带,每天靠听戏、唱戏打发时间。老家在龙居镇,他向记者回忆起退休前好友们聚在家中喝茶下棋的日子,反复念叨着:“以前工作时,家里还是很热闹的。”

  而据心理咨询师透露,老人若在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时不懂得求助,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失调、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更易患身体疾病甚至导致癌变,相比由于长期抑郁导致的自杀,这更类似于一种缓慢的“悲剧”。

  在被衰老、孤独感袭击的时刻,儿女、亲友的一封信、一个电话或一次探望都将带来莫大的抚慰。

   生命不止,夕阳最美

  时尚的装扮,婀娜的身姿,典雅端庄的走秀……如果不是“枫叶正红老年模特队”的称号泄露了年龄,很少有人相信眼前这些活力四射的T台模特多已年过半百。

  这是一支来自胜利油田老年管理中心的艺术团体。37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岁,平均年龄60多岁。自2008年成立以来,这支老年队伍活跃在我市各大晚会现场,并曾登上央视舞台。队长臧学慧说,老年模特队的组建不仅使自己摆脱了肩周炎、颈椎病的困扰,每当灯光亮起、掌声雷动的时刻,她重新感觉到了生命的活力。

  除臭、治理蓝绿藻、使污浊的河水变清、助养鱼虾……三种水质改良剂,其效果引得香港商人出天价购买这些制剂配方,它们的发明者也是两位东营老人——59岁的刘俊阁和64岁的郑国镇。

  两位老人一个退休于市统计局,一个退休于市公路局,四年之中,他们窝在家中充满鱼腥味的地下室里,朝夕与瓶瓶罐罐、药剂、天平为伴,凭着对环保的热爱和老有所为的热情研究出了这些发明。目前,这些发明已在南京、江苏、天津、东营等多地成功治水。

  走出家门发挥余热,为老人带来更多价值感和圆满感。在我市的各个领域,老年群体都在以极大的热情创造着人生的价值。

   养老保障和儿女理解是坚强后盾

  据市老龄委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数量达到15.25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48.4%;其中空巢老人家庭为9.17万,占老年人家庭的65.2%。在日益凸显的老龄化趋势中,空巢危机尤其严峻——市民越来越期盼社会能够建立完善、人性化的养老体系,为那些正努力活出精彩、发挥余热的老人们免去后顾之忧。

  目前,我市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正渐渐起步。利津县枣园村、胜利街道中山社区、胜中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都作出了成功尝试。而在青华社区等三个社区的750户老人中,已经试用了“电子保姆”,但凡老人遇到困难,只要一按键,社区服务站的大屏幕就会亮起。

  “老年人如同孩子,子女学会正确表达关爱、理解和尊重,才能为老人的幸福感提供后盾。”家住西城的王志敏表示。10月3日,刚刚为母亲于从荣过完90大寿的她说:“越来越觉得关注母亲心情上的舒服才是孝敬老人最好的方式。”老人孟庆普正是在儿女的关心中才感到了幸福,他说:“老年人本身就像一笔矿藏,如果好好开发利用,对子女和社会都将带来无穷的财富。老人怎么活得潇洒、快乐,是眼下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记者 李晓琳)

编辑: 曹守华
发表评论
东营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东营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东营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东营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东营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东营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东营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东营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闻热线:0546-8335000
东营印象
清风湖夜景
东营最美志愿者(图)
(原创)酱焖鱼(图)
大众网东营拍客...
广告时间  
东营 东营新闻 东营大众网 中国东营 东营新闻网 东营综合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电话:0546-8335000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山东省委宣传部主管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dongying@dzwww.com 地址:东营市府前大街75号(大众日报社东营分社)112室 邮编:257091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