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机场获批复 总投资382亿济青高铁设站

2014-10-19 09:31: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青岛新机场场址位于胶州市,飞行区按4F标准设计,建设两条3600米跑道,航站楼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8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起降空客A380、波音787等目前世界最大民用机型,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新机场位置图

点击浏览下一张 

    青岛新机场航站楼效果图

  记者今天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复同意建设青岛新机场。

    青岛新机场场址位于胶州市,飞行区按4F标准设计,建设两条3600米跑道,航站楼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8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起降空客A380、波音787等目前世界最大民用机型,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通过国际招标、专家评审、公众投票,青岛市确定了航站楼概念设计方案。近期“海星”造型,关联海洋地域文化;远期“齐”字总体布局,回应齐鲁悠久文明。方案采用集中尽端式构型、放射式指廊,设置近机位71个,安检区距最远登机口650米,中转流程高效便捷。

    青岛新机场将按照“零换乘”“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理念规划建设,统筹机场与公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济青高铁穿过机场并设机场站;新建自胶州北站经机场至红岛站的铁路交通走廊,连接正在建设的青连铁路、即将运营的青荣城际铁路和正在运营的胶济客专,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城轨方面,规划建设的主城区M8线、西海岸R9线、蓝色硅谷R7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公路方面,重点打造“四横五纵”的新机场公路集疏网络。上述网络的形成,将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小时左右覆盖半岛主要城市。

    依托机场枢纽打造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青岛市同步开展了临空经济区规划研究,包括核心区221平方公里,拓展区240平方公里。将以临空经济核心区为载体,以创建自由贸易园区为突破口,培育建设空港核心区、临港先进制造区、临空综合服务区、北部生态发展农业区和大沽河生态保护带,着力打造智慧型空港城。近期将带动35万-50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600亿美元;远期将带动67万-95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1000亿美元。

    相关新闻:青岛新机场2019年竣工 等级比肩首都机场 

  早报讯 去年9月,青岛新机场定址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后,航站楼方案也在随后尘埃落定,之后,新机场何时开建,何时才能建成,也成为了青岛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前天,青岛机场副总经理李启星做客《行风在线》,就机场文明服务活动回答市民提问过程中,上线嘉宾介绍说,青岛新机场将于明年开工建设,总工期为4年,预计2019年竣工验收。

  新机场2019年竣工验收 

  在节目中,不少市民通过短信平台提问有关新机场建设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选址,也包括建设时间、进度等问题。青岛机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机场的选址已在去年9月份获国家民航局的批复,定址在青岛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选址批复的最近一年中,新机场建设主要围绕立项工作展开,到目前为止,青岛新机场的国家相关方面的批复已完成,近期正式的立项文件已下发。按照总体工作计划,青岛新机场将在2015年开建,总工期为4年,预计在2019年竣工验收。

  运行等级比肩首都机场 

  今年1月21日,“海星”方案成为航站楼最终的中选方案,方案采用集中尽端式的航站楼构型,五指廊模式便于乘客候机登机,同时单元式布局陆侧发展模式,为远期发展留有很多空间,同时也便于构建综合换乘的交通枢纽。从造型设计到功能定位都体现了青岛的海洋特色,“齐”字状的总体布局也蕴含齐鲁文化的底蕴。

  记者了解到,青岛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级(流亭机场目前为4E级),为最高等级,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11个机场等级相当。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规划对青岛新机场的定位,预计青岛新机场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04架次;远期(2045年)将达到5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36架次。

  日前,市规划局和新机场指挥部办公室共同组织编制了《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综合交通衔接规划》,涵盖铁路、地铁、轻轨、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布局。其中初步规划了“四横五纵”高快速路网集疏运系统。“四横”主要是青银高速、G204改线升级、正阳路、环湾高速;“五纵”是沈海高速、机场西快速路、机场快速路、滨河路快速路、双元路。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