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创新之“藜”麦 耕耘乡村未来

2020-07-24 09:57: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向玲 唐梦琳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向玲 唐梦琳 东营报道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浪潮中,东营市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瞄准“5+2+2”产业体系,培育创新企业平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辐射带动地区发展。2019年,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落地东营,以科技创新在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让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快车道”。

  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基地里,1500亩藜麦试验田宛如大地的“调色板”,紫红、绿色交织重叠,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走近看才发现硕果累累的穗头压弯了藜麦枝头。

  据悉,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认为是全球唯一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全营养食品”,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类必须的矿质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着“黄金营养”和“超级食物”的美誉。

  “藜麦耐盐耐旱,用水量仅为棉花的三分之一,经济价值极高,对沿黄经济带节水农业最佳替代作物。”东营盐地藜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鹏介绍,东营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既拥有中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又有大面积的可作为后备耕地的盐碱地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瞄准这一点,2019年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藜麦权威专家,在黄三角农高区组建了20人本地化科研团队,创建国内首个盐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平台。收集、繁育了来自全球近3000份的藜麦原始种植资源,是目前全球藜麦遗传多样性涵盖量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的种质材料。并建立起人工快速育种室,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缩短藜麦生长周期,通过筛选农艺性状,构建大量杂交组合群体,最终筛选出适合盐碱地的藜麦种植品种。“今年春天我们实验种植了1140个有潜力的品种,已筛选出适合东营的良种,再试验2个周期才能得到最终结果。”

  不仅如此,藜麦产业潜力巨大,延伸加工产品与深加工产品达2000余种,在东营盐地藜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能看到各种藜麦深加工产品,小到速食麦片、藜麦饼干、大到藜麦护肤精华、润发乳等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赵鹏介绍,藜麦国际价格在每公斤2.2-3美元水平,是小麦价格的10倍,且供不应求。一旦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藜麦种植形成规模,势必吸引众多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藜麦产业链,辐射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我们计划3年内获得1000个杂交组合F1代,二胺成部分F2代,构建一系列杂交遗传高材料,适合中度盐碱地的种植。让其亩产能达800斤,生育期缩短至100天,适合机械化种植与收获,减轻人力劳作负担。”在赵鹏的计划中,东营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