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去重庆。
去之前在重庆工作的同学发来短信告诉我重庆就是三“美”:观美景,品美食,赏美女。
美景。从火车刚进重庆境地就强烈感受到了。因为山路,火车显然放慢了速度,但对我却有利于欣赏美景。外面真的就是一幅没有边界的水墨画!什么层峦叠嶂,什么云蒸霞蔚,什么翠绿欲滴,什么烟波浩渺……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修饰词一股脑儿全蹦了眼前。
重庆的确与众不同。没有哪个城市像重庆那样建筑在独特的地理环境里:整个城市依山而建、临江而筑,现代化的建筑依据气势磅礴、群峰耸峙的山峦重叠错落,山、水、楼、桥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的造化和人工的智慧使得重庆毫无疑义地将山城、江城、雾都的美誉集于一身。
“不览夜景,未到重庆”,如果你去了重庆没有饱览过它的夜景绝对是天大的遗憾。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登任一高处,即可览惊世之美景。因为高低起伏的地理层次,因为长江嘉陵两江交汇,万家灯火便错落有致,闪烁霓虹变璀璨梦幻,摩天高厦欲衔星接云,万丈金桥如长虹卧波。真可谓街市如星云,都城变银河!
令人流连忘返的重庆美景更有长江三峡、小三峡、大足石刻、四面山、金佛山、芙蓉洞等等。
美食。外地人在重庆提及这两个词是要咽口水的。重庆美食全国闻名。火锅在重庆美食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引领地位,去之前我一直认为不就是辣吗?心想我这破胃肯定完了。吃过后才明白重庆火锅吃的是“底蕴”,这种辣准确来说是香,而绝对不像在东营及其他地方挂着“正宗重庆火锅”的店里吃的那种傻乎乎、令人嘴唇哆嗦的“辣”。每道菜在浓浓的汤里煮过之后,却神奇地仍然保持本色。总之,吃过之后,从重庆回去数天想起它也会流口水。
重庆美食的代表还有歌乐山辣子鸡、邮亭鲫鱼、担担面、酸辣粉、水煮鱼、酸菜鱼、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粉蒸肉、烧白,等等等等。你问我重庆美食有多少,这确实不好回答,我只告诉你一句话,南滨路美食街,你从第一家开始吃,每天每顿饭吃一家,到年底也吃不到头。
美女。网上说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是世界上聚集漂亮女孩和看漂亮女孩的人群最多的地方。重庆出美女是因为这里湿润的气候和温和的紫外线造就了她们美丽的皮肤,起伏的山路锻炼了苗条的身材,现代化的城市文化让她们都着上了时尚的服装。解放碑步行街就像一个T型台,聚集了无数皮肤细腻、身材完美、服装时尚的女孩。然而我觉得让她们更美的却是“辣妹子”率直、敢爱敢恨、自立自信的性格。
而其实在重庆,这些都没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从小就读过小说《红岩》,看过电影《江姐》,听过红色歌曲《红梅赞》、《绣红旗》,所以重庆在我的心目中是红色的,更是精神的。在重庆我先后去了解放碑、嘉陵江边、歌乐山下的白公馆和渣滓洞,去找文艺作品中的场景,去追寻革命者的足迹,缅怀他们不朽的精神。
美丽的歌乐山下有座灰色院落,拥挤着一片灰墙青瓦低矮的小楼,周边被石墙围着,墙上黑魆魆的铁丝网让人头皮发麻。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渣滓洞。以前这里曾是一小煤窑,因煤质差、石头渣多而被冠之“渣滓洞”。后来这煤窑被军统特务霸占,成了关押“政治犯”的重要监狱。
离渣滓洞不远的半山腰有座白色别墅,远看掩映在青山翠绿中的这座公馆,十分静谧、典雅。据说先前四川有个军阀叫白驹,自诩白居易的后代,因白居易别号“香山”,他便附庸风雅将别墅取名“香山别墅”。后来这别墅也被军统霸占,称之为“白公馆”。
渣滓洞和白公馆被称为“中美合作所”的两口“活棺材”。
1937年,南京沦陷后,军统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设置了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秘密监狱。1943年7月又成立了“中美合作所”,一个“合资”特务情报机构,豢养了多达5万名军统特务,指挥部就设在歌乐山下。一时间歌乐山成了“特务山”,而整个重庆,特务摩肩接踵,盛极一时。他们针对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监视、逮捕、审讯、绑架、暗杀,大肆疯狂、无恶不作。
有邪恶就有正义的斗争。尤其是到了1948年,黎明前的黑暗,军统特务垂死挣扎。伟大的共产党员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的殊死搏斗。渣滓洞、白公馆的狱中斗争震撼人心,重庆地下党活动以及周边农村武装斗争扣人心弦。一时间让特务们手忙脚乱、惊恐万分。江姐、陈然、叶挺、许云峰、成岗、华子良……这些伟大名字的背后就是坚贞不屈的红岩精神。
令人永世不忘的是:1949年11月27日深夜,美丽的歌乐山下,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众多的革命者两人一组被提出押至松林坡枪杀,渣滓洞里200多人被集中在8间牢房里,遭机枪、卡宾枪扫射,熊熊烈火中,30余位革命者从血泊中坚毅挺立,冲到围墙缺口处突围,刽子手们手忙脚乱,慌忙补枪射击……此次仅有15人成功越狱。
史书载,歌乐山翠霭浓浓,遇风雨则万籁齐鸣,因之誉为“歌乐山”,多么美丽的名字。而“合作所”使之成为人间地狱,这里没有歌声,没有欢乐,有的只是沉重的铁镣声,邪恶的皮鞭声。但,现在写在监狱墙上的“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愿把这牢底坐穿!”这振聋发聩的凯歌却是最美的红岩魂。纪念馆里展示的狱中绣制的红旗、《挺进报》样本、小萝卜头的雕塑,这历史的遗迹却是最美的风景。
火车即将离开重庆,浓墨山水再次映入眼帘。我掏出在白公馆购买的1961年版本的《红岩》,火红的封面,火红的精神。我在想:美景,美食,美女,都是过眼云烟,为理想信念而坚持,为正义事业和人类进步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是永恒的,也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