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瑞丰
11月6日23时30分,“百池”轮缓缓离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5万吨级码头6#泊位,标志着中国海油全资子公司东营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海油东营港公司”)5万吨级码头顺利临时复产。
倍速抢修
“紧急汇报!受大风大浪冲击,5万吨码头过渡桥整体向西位移近1米,桥面2×DN700原油管线变形!”接到汇报,公司员工告别国庆假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查看码头受损情况。
10月5日,公司上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首次专题会,经综合研判、集思广益,得出统一意见:“先暂停卸船、将此作为重大安全隐患,启动应急处置”。
“5万吨码头是保障公司效益的重中之重。时间就是安全,时间就是效益。我们要勇于担当,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做好临时复产和永久修复的两手准备!”专题会上,中海油东营港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武光照表示。公司上下迅速出击,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兵分三路,现场组主要负责桥面防溢油及临时加固措施,协调组主要负责协调检测单位、评估单位、地方政府及各监管单位尽快现场踏勘,客户组主要负责想方设法保障周边炼厂的原料油供应。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10天,临时防护措施全部完成。14天,卸船管线检测、过渡桥水工结构检测、蛙人水下桩基检测同步开展,管线无损检测评估报告、码头受损综合检测速报、过渡桥T梁稳定验算计算书依次出具。10月30日,5万吨码头临时复工复产工作会在东营港公司召开。11月3日一早,最后一家监管单位同意5万吨码头临时复工复产。
鏖战保供 获客户点赞
“非常抱歉!我们公司5万吨级码头因大风大浪受损,大概要暂停卸船,建议尽快调整船舶吨级,大船换小船!”为降低炼厂损失,10月4日深夜,东营港公司生产经营团队果断向炼厂反馈了码头的真实情况。
“这是不可抗力啊,可我们厂原料油供应紧张,而且我们厂只有贵公司一个原油供应渠道,暂停卸船多久?我们不能停产。”亚通石化调运部徐经理说道。
巨大考验面前,东营港公司生产经营团队快速响应、主动作为,依托3万吨级码头卸船入库的应急方案出炉,秉承“诚信经营、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与周边炼厂对接,跑流程、定界面、明责任、昼夜鏖战、签订三方协议。10月6日,载运转水进口原油的“长航玛瑙”轮,经3万吨级码头卸船,顺利入库后管输出库,用最短的时间缓解了炼厂燃眉之急,解决了炼厂原料油保供的现实问题。
“患难见真情!海油码头没有不管我们,更没想到,5万吨级码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复工投产,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高效务实,以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我们给海油码头点赞!”亚通石化执行总裁周金宁感慨道。
用敬业诠释责任担当
抢修阶段,党员突击队冲锋一线,不畏困难,各专业克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马不停蹄“连轴转”,桥面防溢油措施、原油管线检测评估、过渡桥临时加固等应急处置手段得以同步实施、快速推进,生产经营团队提前预判、务实高效,共同保障了周边炼厂的原料油供应。
“面对自然灾害,东营港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精诚团结、协调得当、配合默契,5万吨级码头得以提前复产,超出了预期。更重要的是,公司凝聚力、向心力加强了,公司上下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担当和敬业精神!这是最难能可贵的!”11月3日,武光照在“开工第一课”上总结道。
临时复产阶段,东营港公司将加强船舶靠离泊的过程管控,加强对桥面管线、受损过渡桥的动态跟踪,最大化降低作业风险,确保安全卸船。下一步,东营港公司将继续奉献海油智慧,从设计源头出发,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择机全面修复,为新项目的投产运营做好准备,更安全更高效地做好能源保供。(时振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