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园区功能 服务产业发展 东营胜利工业园区倾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厂房和仓库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12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可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实现利税20亿元,新增就业4000人,成为省内最大的光伏龙头企业”,6月16日,笔者在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总投资25亿元建设的二期500兆瓦光伏电池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链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像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一样,以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在东营胜利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新能源、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近年来,东营胜利工业园区瞄准高端、高质、高效目标,加快推进传统石化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石油装备、高新技术等优势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按照功能定位,园区划分为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生活配套区、行政商务办公区、国际交流平台区(一馆五中心)等功能区划,形成了“两轴、一心、多区”的功能结构。目前,园区控制规划面积拓展至33.6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投资5.5亿元,建成区配套面积7平方公里,累计引进项目172个,到位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斯伦贝谢、哈利伯顿、美国BJ、日本丸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集石油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及内外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山东石油装备商会发展会员140余家,与世界石油工程协会、美国石油协会等50多个行业组织、建立了广泛联系和战略合作关系;API认证(山东)培训中心,为东营石油装备企业提高技术标准、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山东石油装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为省内唯一一家省级石油装备质量检验权威机构;天然气压缩机、海洋石油水下生产系统、特种石油钻机、石油专用车辆等一批高端项目的实施,使石油装备产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为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园区与4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20余家高校的教学实践基地、成果转化基地落户园区。拥有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12家,占到全区总数的75%,授权专利110项。光伏太阳能公司年出口额达2.3亿美元,成为全市第一出口大户,天东生化成为国内最大的低分子肝素钠生产企业和行业标准制定者,宝莫生物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随着产业调整步伐不断加快,重大项目的落地,园区工业优势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新兴产业迅猛发展。1-5月份,东营胜利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7.2亿元,总销售收入66.7亿元,利税7.1亿元,增长51.2%、50.7%、7.78%;实现进出口总额2.72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2.48亿美元,增长42.8%。石油大学科技园胜利园区新引进孵化企业6家,毕业企业3家;申请专利35项,授权专利16项,转化科技成果12项。今年4月份,园区申报了“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姚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