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承诺制 采取直管式 走活服务棋
——胜园街道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启示
8月29日,笔者在东营区胜园街道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中心遇到了刚刚参加完查体活动的育龄妇女赵金玲。她亲切地说:“在辖区企业工作一年多来,我深深体会到街道的流动人口服务周到、温暖人心,是街道给了我们第二个‘娘家’。”赵金玲道出了当地流动人口的心声。今年以来,该街道全面推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政府“会管”,“流动人”“服管”的新局面。
创新一:实施“承诺制”,保障“流动人”有组织。胜园街道致力于打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辖区内胜利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150多家。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用工人员也越来越多。面对日益增加的流动人口,该街道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实行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入园企业一一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力求管理的经常会、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已有52家企业落实并实行了流动人口企业法人代表责任制。街道对企业实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签诺”后“践诺”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对企业为流动人口提供的计生、文体、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情况实行监督。科瑞集团流动人口田桂香说:“企业领导很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企业总工会对俺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他们嘘寒问暖,帮俺解决了孩子入学问题,让俺工作得很安心。”
启示:一个承诺,一套机制,构建起了高效、及时、便捷、有序的一线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新体制,规范了流动人口行为和秩序,维护了流动人口权益。
创新二:采取“直管式”,保障“流动人”有管家。该街道辖区各大型企业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同时设立计划生育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企业职工的婚孕育情况,对流动人口实施管家式的计生服务。企业计生管理员建立“一簿一档”资料,“一簿”就是《企业用工人员登记簿》,登记目前企业所有在职人员,包括超出育龄期的企业员工;“一档”指流动人口档案资料,包括区外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登记表和区内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月通报材料。在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计生管理员徐静介绍:“企业有职工2000多人,育龄妇女400多人。我除做好日常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外,还按照街道要求,定期对员工进行计生政策、婚育知识等宣传,非常受欢迎。”
启示:一支队伍,一本档案,使企业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这篇大文章有人做,做得好,效果实。细化管理,责任到人,胜园街道走出了一条水到渠成的直流式流动人口管理创新路子。
创新三:走活“服务棋”,保障“流动人”有温暖。该街道计生服务中心成立由人口协管员队伍,技术服务队伍、群众关爱队伍组成的流动人口服务网络,联合劳保部门、司法部门、技能培训中心、人力资源办密切配合,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强化流入人口计生服务。对于东营区内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协管员每月与其街道或其镇计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对接查体、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等服务情况;对于东营区外流入的育龄妇女,协管员建立了个案信息,对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实施“流动课堂”服务,协管员定期上门发放宣传品、药具、免费测量血压等优惠服务,并对流动人口进行月随访、月见面制度,计生工作人员成了流动人口的贴心人,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非政策生育。
启示:一个网络,一套服务,串起了党委、政府惠及流动人口的缕缕惠民真情。转变观念,创新模式,重在服务,胜园街道关怀流动人口的民生工程筑牢了根基。(徐淑霞 崔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