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创新,培植新产。加快技术创新是调结构、上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全县工业企业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把上新项目、培育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转”和“调”的全过程。一是筛选凝练上新项目。上新项目、上好项目、上大项目是调整优化结构的有力支撑。凝练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高、节能环保的新项目、好项目。这些项目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具备了开工条件。抓紧组织实施,力争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催生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新兴产业具有市场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产业带动能力强,就业机会多,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符合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和决定性因素。在加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前提下,以新的眼光和胆识来认识新兴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目前,我县在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切实走高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培育新兴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抓好新兴产业项目。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大力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和组织形式,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层次。引导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开发,努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搞好消化吸收,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施品牌战略,着力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要通过企业培养、学校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重点培养主导行业、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紧缺人才。积极探索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的人才激励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抓大扶小、强优汰劣。支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压缩过剩生产能力。要把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与淘汰落后相结合,坚持有保有压、有上有下,以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是突出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要紧紧围绕产品升级、产业升级这条主线,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产业升级、转变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带动企业走新型化工业道路。重点抓好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主导优势行业,着力引导企业改造产品开发、工艺流程和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产品制造过程的融合,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加快普及计算辅助制造,计算机柔性制造和诊断技术,将产品生产和检测过程由传统的手工控制改为计算机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密化和产品质量;抓好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开发的融合,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品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将信息化充分应用到工业发展当中去。二是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要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遏止“两高一资”项目和投资。加强项目环评、能评、安评等重点环节控制,确保项目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一致性。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强资源性综合利用,加快秸秆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培植一批新的低碳、节能经济增长点。三是突出抓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把节能降耗、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环节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综合评估,把好项目关口。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使落后产能劣势企业尽早退出市场。支持优势企业兼并落后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要探索建立技术进步,淘汰落后的长效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错位发展,抓特色,抓配套。错位发展与特色经济相辅相成,切实增强错位发展的观念,树立错位发展意识,发挥比较优势,差别竞争,彰显特色,互惠互利。一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实施品牌带动、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和特色提升计划,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竞争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按产业链配套凝炼项目、推动产业链横向拉宽,纵向加深,做长做强产业链,加快形成规模效益。要加强产业园区建设,鼓励产业集群向园区集中。二是要大力培植区域品牌。加大依托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的力度,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尽快形成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建设一批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和品牌产业,形成若干个品牌集群。加大实施区域品牌政策扶持,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向高成长性的优势产业和企业集中,缩短名牌自我积累发展的过程。注重培育企业家品牌,造就一批知名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三是要围绕大、中、小企业搞好配套建设。中小企业发展要找准市场定位,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路子,向“专、精、新、特、优”方向发展,树立配角意识,搞好为大企业配套,为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分工协作,成龙配套,共同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