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孤东厂依托四个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2013-09-29 14:30:00    作者:杨建平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注采 孤东厂 孤东油田 稠油油藏 水平井
[提要]“创新技术,把解决生产难题作为立项攻关的重点方向,并突出成果的集成化、应用的规模化、投入的效益化,推进成果集成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创新服务,树立‘大科技’理念,坚持全厂一盘棋,统筹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开发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运行质量,提升发展成效”。

  背景资料:孤东采油厂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面对资源接替不足、老区挖潜难度大等制约因素,孤东厂始终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瞄准油田勘探开发热点、难点,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推广成熟技术的配套应用,先后整合形成了孤东地区勘探技术、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等10项推广技术系列,为油田增储稳产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围绕“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稳产更长时间”的目标,孤东采油厂厂长曾流芳认为,需要依托思维、技术、管理、服务“四个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推进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思维,认真分析发展现状,从困难中抓机遇,在矛盾中找潜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才能探寻并明确新的发展方向”。

  经过近30年的开发生产,制约孤东厂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多。曾流芳认为,走好高效勘探开发之路,需要从根子上找问题,从油藏、井筒和地面上找潜力,才会有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应对措施。

  多年来,孤东厂坚持“转变观念就是资源,技术创新就是潜力”的信念,以“拓展外围新区、扩大主体周边、加强深层评价”为工作方向,以“短平快”高效建产为目标,不断在老区滚动、中深层勘探和深层勘探上取得新突破,拓展了勘探空间,实现了资源有效接替。

  面对“双特高”开发阶段,挖潜难度越来越大带来的挑战,孤东厂持续深化开发调整,对整装油藏抓好流场调整、稠油油藏抓好单层开发、断块油藏抓好立体开发,并坚持水驱由主力单元整体调整向厚层顶部、非主力层和小砂体转移,化学驱由聚合物驱向二元复合驱转移,稠油由滚动扩边向薄层水平井单层开发转移,提高了采收率。

  “创新技术,把解决生产难题作为立项攻关的重点方向,并突出成果的集成化、应用的规模化、投入的效益化,推进成果集成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

  采油厂是资源采掘型企业,对技术的依赖度很高。可以这样说,油田开发生产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推进技术升级的过程。曾流芳说,这就需要集成应用成熟技术,形成一系列有针对性、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系列和措施,来切实满足开发生产的需要。

  曾流芳认为,近年来孤东厂科技增油始终保持在15万吨以上,源于陆续开展了孤东地区勘探技术、化学驱提高采收率、聚合物驱油井提液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先后整合形成了10项推广技术系列。同时,积极构筑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攻关和推广项目为中坚、基层项目为基础的稳定“塔”式技术梯次,去年以来孤东厂先后荣获省部级成果奖2项,分公司科技进步奖4项,分公司“一奖两酬”专利19项,推广应用基层成熟创新成果37项,实现创效2300余万元,为原油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孤东油田作为典型的疏松砂岩油藏,面对日益突出的注采矛盾,注足水、注好水、注效益水成为实现油田科学开发、精细开发、高效开发的关键所在。曾流芳说,在做好优化单井注采结构、抓好防砂结构调整的同时,突出抓好“四水”工作(水质、水网、水井和水量),加强细分注水、深部调驱工艺配套,提高分注率、层段合格率和注采对应率,降低躺井率,才能确保实现控水稳油、井组稳升及油井长寿的目标。

  “创新管理,跳出传统的发展方式和路径,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增加管理的技术含量,促进管理上水平”。

  管理是孤东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抓好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做实管理基础,能够进一步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曾流芳认为,坚持油水并重、单井与单元并举、作业与管理并行,才能夯实老油田的稳产基础;坚持效益优先、质量优先、过程优先,才能提高老油田的管理成效;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素质、提升效率,才能为老油田科学、精细、高效开发提供动力。

  孤东厂注重由过程管理向流程再造转变,由依靠增加人员向依靠技术进步、信息化提升转变,并通过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市场管理体系,抓好制度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管理升级。

  曾流芳说,通过搭建勘探、开发一体化,油藏、工艺、工程等一体化平台,推进单元目标化管理,突出控水稳油、注采调配、工况管理等重点,夯实了基础管理,持续推进精细管理。

  “创新服务,树立‘大科技’理念,坚持全厂一盘棋,统筹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开发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运行质量,提升发展成效”。

  曾流芳认为,创新服务就是要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科技系统到生产、管理和党群系统,从机关到基层、从技术专业人才到技能操作人才都积极参与的大科技格局,更好地去实现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

  创新服务要立足原油生产大局,着眼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安全环保等重点工作,切实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生产系统创造性地去落实生产计划,精细组织运行,确保实现各阶段产量目标;保障系统围绕保生产、保运行,创新方式方法,全力以赴为原油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科研系统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现场,针对制约生产的矛盾和问题,加大技术研究攻关力度,为基层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后勤系统通过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切实解决好员工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之忧。通过这些举措,努力做到全员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事事想在前、谋在前、做在前,让创新服务成为提高运行质量、提升发展成效的助推器,成为构建“美丽孤东、和谐孤东、幸福孤东”的驱动力。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