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优秀共产党员毕新忠:现场的问题,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2014-06-20 09:57:00    作者:王维东   来源:胜利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毕新忠 油田 优秀共产党员 井场 抽油机
[提要]说他是杂家,是因为采油、注水、电气焊、测试……每一个行业他都涉足过;说他是专家,是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他革新创效的成果。1989年,从校门刚刚走出来的毕新忠,来到桩西采油矿滩海采油4队。

  大众网东营6月20日讯 说他是杂家,是因为采油、注水、电气焊、测试……每一个行业他都涉足过;说他是专家,是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他革新创效的成果。说他是工人,是因为他中专毕业,一到现场就和工人们围成一团、扎成一堆地探讨着现场生产难题;说他是科研人员,是因为他是375项创新成果的发明者,拥有自己的创新工作室,是油田首席技能大师。

  他,就是桩西采油厂桩二管理区综合服务队副队长毕新忠。消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乌黑、硬直的头发略有白发。今年44岁的毕新忠走在井场上,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位油田首席技能大师。第一次见到毕新忠,他有些拘谨,说话不多,但总是笑眯眯的,当到了井场,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1989年,从校门刚刚走出来的毕新忠,来到桩西采油矿滩海采油4队。他面对的是“周围除了海滩还是海滩,看不到其他的风景,外面不是‘呼呼’的海风声就是‘哗哗’的潮涨潮落声,新建的房子空荡荡的,没有门,只有一个铁板床,晚上人睡在床上,早上起来猪躺在床下……”

  事实上,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并没有消磨毕新忠的意志,相反,热火朝天的现场冲淡了这一切。白天,他跟着老师傅潜心学习工艺流程,晚上,他又静下心来琢磨一些现场疑难杂症,在能力上不断提升。会战让所有的人都精疲力竭,下了班,头只要靠在枕头上就能睡着,唯独他一个人睡不着,嘴里叼着一根烟在思索着问题,时而写写算算,时而又比比划划,想方设法将心里的构思设计成图纸,最后把图纸变成现实的生产设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是桩西矿第一个掌握水力泵新工艺采油技术的人,并且,第一个大胆对生产流程节点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改进提升,解决了新工艺采油泵效一直居低不高的现象。为此,1990年,工作不到一年的他被授予局级先进。

  对于这个荣誉,毕新忠当时脑海里并没有什么概念,而父亲的一番话“你比我行!我干了一辈子都没有像你这样风光过”,让毕新忠对从事的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尝到甜头的他一只眼睛紧盯生产现场,另一只眼睛关注着科研动态,把现场的难题带进科研里去探寻答案。用他的话来说,他每一个创新的源泉都是在现场“找到的”,现场的问题,就是他研究的方向。

  渐渐地,他革新创效成果的数字从最初的1项、2项……逐渐攀升到现在的375项;含金量也在一步步提高,从小改小革的厂级、创新成果的局级……一步步走到国家级发明专利的高度。

  “抽油机毛鞭子打扭”是一直困扰采油队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轻则示功图没办法测试,重则可能导致躺井。经理张红权要求毕新忠一星期之内拿出解决方案。

  眼看着5天时间过去,思路想去,毕新忠束手无策,“好几次鼓足勇气想坦诚自己真是没法子,可是,走到门前,手就是敲不了这个门……”

  毕新忠一头扎进工作室,一呆就是两天一夜。最终,他在挖土机轴臂的连接方式上得到启发,发明出了防抽油机毛鞭子打扭控制装置,彻底解决毛鞭子“扭麻花”的现象。

  如今,为了专心致力于科研,厂里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科研工作室,配备了丰富的研究资源,但毕新忠的心还是“专心”不下来,每天出了工作室就是去现场,挖掘一些现场的问题是他更感兴趣的,在他的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梦——多为现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