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四化”建设推进四方面变革

2014-08-02 07:50:00 来源: 胜利日报 作者: 庞世乾

  大众网东营8月2日讯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胜利油田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四化建设为突破口,改进劳动组织形式,压扁管理层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四化”建设试点见到明显效果。数据显示,五个示范区在信息化、自动化增加投入6600万元的基础上,节省产能建设投资4136万元。

  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信息化生产指挥应用平台、生产全过程数字化采集技术、生产现场智能化视频监控技术等6个技术系列。建立了《井场、站场数字化建设标准》《井场、站场数字化采集标准》《自动化联动设备操作规程》《标准化产品采购与评价办法》等“四化”配套标准规范。

  7月30日,管理局局长、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焕泉在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座谈会上作题为《以“四化”建设促老油田转型发展》的发言,向与会人员介绍胜利油田“四化”建设的做法、成效和带来的变化。

  孙焕泉在发言中指出,走油公司发展之路,是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也是油田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胜利油田作为一个勘探开发了50多年的老油田,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国有企业,要走油公司之路,必须打破固有观念束缚,必须变革传统发展模式,必须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敢于挑战、勇于担当。油田分析新区产能建设油藏类型、开发方式和地面条件,选取新春采油厂排601-20、鲁明公司桩23、现河采油厂史127、海洋采油厂CB4E和石油开发中心青东5等五个示范区开展“四化”建设,代表了油田开发建设主要类型。

  胜利油田“四化”建设推进了四个方面的变革。一是推进地面建设模式变革。创新布站模式,应用示功图在线计量和混输工艺,取代人工计量,取消计量站,管网由枝状汇聚变为线型串接,变三级布站为一级半布站。五个示范区减少计量站25座、节约征地70.5亩、减少管网41.67公里。提升设计模式,形成了稠油热采、滩涂低渗透、陆上低渗透、海上平台开发、海油陆采等五种油藏类型和开发方式的标准化模式,地面设计实现了由“一块一方案”到“一类型一模式”的转变。改进建设模式,将标准化的单体设备、构件和元器件进行模块化集成,形成定型施工模块217项、配套标准化施工定额65项、标准化模块预算12项。

  二是推进物资采购模式变革。建立油田标准,变选购产品为定制产品,实现了原理、结构、材料、指标、规格、质保、价格、接口、图纸、外观标识的“十统一”。在技术要求提高、质保期延长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比标准化采购前平均降低11.52%。优选主力供应商,变短期频繁采购为长期战略合作,供应商由625家减少到191家,产品最低免修期在两年以上。签订框架协议,变单项目招标为订单式规模采购,实现了采购规模化、质量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物流现代化。物资计划管理周期由原来35天缩短到7天,供货周期由原来30天缩短到3天。

  三是推进生产运行方式变革。示范区将传统工艺技术与信息化等技术高度融合,实现油井数据自动传输、远程控制,生产现场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变人工资料录取为实时自动采集,实现对油水井和站库的全参数自动采集、全天候智能监控、全过程自动预警。变人工巡检为电子巡检,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问题发现时间从3天缩短到“分钟”。变人工现场操作为远程自动管控,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变事后处置为超前预警,示范区各项指标日趋向好,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推进组织管理方式变革。扁平化管理,建立起采油厂——管理区——专业化班组的新架构。专业化整合,围绕注、采、输核心业务,剥离生产辅助、后勤服务等业务,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市场化运行,采油厂作业、集输、注汽等系统构建模拟市场,由原来的供给关系转变为买卖关系、经济关系,推行联产联责、优质优价风险结算。效益化考核,突出盈利能力、价值创造力、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考核。

  孙焕泉指出,通过实施“四化”建设和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一是对干部员工思想观念转变影响深远。效益效率、质量标准、精细管控等理念,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广大干部员工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二是对促进老油田精细管理影响深远,为老油田精细挖潜、提高开发效益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支撑。三是对优化劳动组织形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影响深远。劳动组织形式的变革,把一线员工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促进老油田人力资源优化拓展了渠道。四是对老油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影响深远。“四化”建设聚焦质量效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对促进老油田转型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玉青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