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16:17:00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3月30日讯(记者 李慧君 通讯员 于佳 刘赛)在东胜高青公司大芦湖油田,有7口间开井“瘦身”了。工作时间从原先的每天8到12个小时,被调整到每5天间开12小时。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这几口井的耗电量就从“减肥”前的日耗电435度下降到207度,瘦身效果显著。而这一做法,也正是东胜公司目前应对低油价、向低产低效井要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老生常谈的“油井间开”,在油田采油生产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面对今年油价“断崖式”下跌的市场经营状况,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如何节约成本提高开发效益成为当务之急。
考虑到原有一些油井的工作制度已经不适应现阶段需要,还有一些井因为产量太低出现“出工不出力”现象,也不适宜每天工作,东胜公司对低产低效井展开了深入细致地摸底调查,根据油井产液量、含水率、动液面以及耗电量等方面情况,对每口井的脾气、性格和劳动强度逐一进行测算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跟踪与摸排,这个公司按照“日液3吨以下、日油1吨以下”的标准在原有291口间开井的基础上,又摸排出60口,对供液严重不足的油井从常开变为间开生产,对正在实施间开的井根据生产周期进行优化调整。
在东胜油井数量最多的无棣公司,他们按照“削峰填谷”的原则对69口油井的工作时段进行了调整,从过去的8:00-16:00电价高峰段调整到23:00-凌晨7:00电价低谷段。半个多月以来,日均节电5558度。
谈及这种制度,东胜公司注采管理部主任姜东波介绍,“间开”不是单纯的把低效井几天的工作量集中到某一个时段,而是通过不断摸索寻找油井的最佳工作效率,既要避免无谓的浪费,又能提高工作量,实现产量和成本合理匹配。
从无效到有效,让低效变高效,经过“量体裁衣”重新制定更为科学的运行方式,油井间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低产低效井实现高效生产。截至目前,东胜公司通过油井间开每天节约电量8800度。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