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河口厂“电脑医生”治理偏磨井成效显著

2017-03-02 15:27: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频道 作者: 张宗凯 李大伟

大众网东营3月2日讯 无论是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中大展拳脚的机器人“小度”,还是之前横扫世界围棋顶尖高手的“阿尔法狗”,都证明了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和综合运用能力。而在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同样有一个治理偏磨井很牛的“电脑医生”——杆管泵偏磨优化设计软件。

大北23-斜24井,检泵周期平均为135天,经过杆管泵偏磨优化设计软件全方位诊断治理后,检泵周期已经超过300天,仍然持续有效。

这口井的偏磨治理成功并非个例。河口采油厂工艺研究所技术员李大伟介绍,近年来在河口油区,受定向井、斜井等井身不规则井的增多,油井高含水期产出液腐蚀加剧等因素影响,油井管杆偏磨现象越来越多,但随着杆管泵偏磨优化设计软件的投入使用,偏磨井的治理井次却呈现了下降趋势。资料显示,河口采油厂2014年偏磨井治理为154井次、2015年为122井次,2016年仅为82井次,实现三连降。

偏磨治理井次不升反降,得益于偏磨井治理后免修期的延长,“杆管泵偏磨优化设计软件”在这其中功不可没。该软件针对过去诊断不够全面,导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综合利用所有偏磨井资料,建立数据库,创建偏磨模型,再结合单井及区块生产特点,综合分析井斜、产出液、生产参数等10个因素,对偏磨原因进行全方位的精准诊断后,制定“一井一策”的治理方案。

对症下药、直达病灶的优势显而易见。大8-12-7井,2013年因偏磨原因造成作业3井次, 2014年3月因油管磨漏再次检泵。后经软件诊断治理后,该井至今仍正常生产,有效期已达626天。距该井不远的大8-8-斜3井自喷转抽下泵后,出现偏磨,治理150天后,又因偏磨再次停井。经过软件诊断治理后,该井正常生产超过900天。

不仅能事后治理,还能提前预防。李大伟介绍,依托杆管泵偏磨优化设计软件,河口采油厂转变了以往“先偏磨后治理”的思路,对新井提前介入治理,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大北11-斜81新投井的井身轨迹和矿化度,通过软件计算,在完井管柱中加入内衬油管1000米,投产14个月后,因高含水补孔上返改层,起出原井管杆,发现该井无偏磨迹象,油井免修期达到412天。同样,大北25-斜26井投产之前,依据软件计算结果,设计完井管柱为抗磨副30套+加重杆60米治理,目前免修期已达689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青青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