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主旋律合拍”拓电影发展新路

2013-12-15 10:22:00    作者:郑照魁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逃出生天 王为一 电影人 电影行业
[提要]香港演员刘青云、古天乐、李心洁在广州拍摄电影《逃出生天》现场。有业内人士指出,广东电影人对于主旋律电影的理解相当深刻,香港电影人对于电影作为一种娱乐产品的属性理解同样深刻。

  通过粤港合作,《逃出生天》等“广东制造”电影获票房奇迹

  香港演员刘青云、古天乐、李心洁在广州拍摄电影《逃出生天》现场。刘力勤 李启俊 摄

  日前,电影《逃出生天》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作为一部以讲述消防员事迹为主的“广东制造”主旋律电影,该片在国庆档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然斩获1.3亿元票房。在此之前,同样以亲情为主线的粤产电影《全民目击》得到了1.8亿元票房。

  相比以往,广东电影在过去的一年里对于市场的脉搏扣得更紧,成绩也更高。其中,在“主旋律合拍片”道路上的探索最为值得称道:以“接地气”的本土现实题材为根基,以“真善美”的追求为方向,以精巧感人的故事和亲情、友情等感情作为主要渲染手段,再有机融合进香港电影人在商业电影中的操作经验,真正打造能与老百姓形成共鸣的“主旋律合拍片”。有影评人认为,广东这种主旋律电影的操作方向,不仅在艺术上能够得到保证,在市场方面同样有广阔的空间,堪称中国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亲情+现实+商业元素 “接地气”主旋律电影受热捧

  广东主旋律电影形成这样的创作模式不是一日之功。根据省广电厅电影处透露的数据,2010年,广东完成并取得公映许可证的电影有14部,而在今年,到10月底完成内容审查的电影有42部。虽然创作数量在逐年攀升,但就内容来看,进入新世纪的广东电影主要有两类:一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二是描述现实中城市生活的电影。相比之下,拍摄成本低、以亲情为基础的现代都市类小成本电影成了广东电影这两年必然的突破点。

  值得注意的是,“亲情”对广东主旋律电影而言,已经不仅限于拍摄内容。拍摄环境方面同样主打“亲情”——绝大部分广产电影都在广东地区拍摄,让“本乡本土”的广东观众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感受到熟悉,也是粤产主旋律电影在本地获得突破的一大原因。比如,以打工妹为主角的《所有梦想都开花》主要的取景地在东莞;《秋喜》更是再现了大家熟悉的老广州;《孝女彩金》取景梅州,而最近大获成功的《逃出生天》更是将现代广州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取景点的熟悉,如今的“粤产主旋律”在一些细节上也开始形成突破,使得电影更加贴近观众,更加“接地气”。珠影集团副总赵军就表示,《逃出生天》之所以取得高票房,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正是得益于这种细节上的真实:“以往很多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在讲述故事的地点时经常使用一些虚构的城市,比如什么滨海市、南州市之类,让观众很容易产生隔膜感。但《逃出生天》却从一开始就明确地透露,这场灾难发生在广州。‘实名制’一下子就拉近了广州观众的距离。这一点必须感谢广东政府,有底气将这样的故事直接搬上银幕,本身就体现了广东在这方面的开明,也对以后灾难片的探索提供了一种可能。”

  粤港合拍主旋律 价值观融合后商业性更易发挥

  主旋律电影合拍,以往的内地电影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多,即便《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样的群星电影,其主体团队依然是内地电影人。

  但是,广东电影人过去几年在探索另一条道路。像《英雄喋血》之类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已让香港导演赵崇基挑大梁;主演也包括了曾志伟、廖启智、谢君豪等香港明星。而在两个月前上映的《逃出生天》,更是商业性更加浓厚的、香港主创团队打造的主旋律电影。从主创来看,《逃出生天》的主角刘青云、古天乐、李心洁——标准的香港商业电影搭配;导演彭发、彭顺,人称“鬼才兄弟”——在香港以拍鬼片、惊悚片著称。编剧之一的司徒锦源,更是杜琪峰银河映像公司的干将。

  《逃出生天》的合作模式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粤港电影合作进行了一次极为有效的尝试:在剧本创作过程中,该片的内地投资方广州英明文化传播公司,就坚持要求编剧、导演、演员来内地体验生活,在广州消防部门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将剧本修改完美之后,才可以开机。

  对此,省电影行业协会会长林西平认为,此前有些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电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内地的创作人员并没有把更加“接地气”的内地价值观与香港方面的商业电影经验结合到一起。而《逃出生天》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内地与香港之间在创作前期就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影片监制、香港寰宇老板林小强表示,本来他们对于离开香港北上拍片有所担心,后来导演、编剧多次在广州采风,在事实细节上不断修改,才成了现在的样子。“很多香港导演过去为了讨好内地观众创作的一些作品,在香港的票房并不好。但这部电影就是因为故事的真实,在香港也取得了2000多万元票房,这是非常难得的。”

  粤产主旋律电影 借力香港潜力无限大有可为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向来是广东电影的传统。从蔡楚生的《南海潮》到王为一的《七十二家房客》再到张良的《雅马哈鱼档》,几乎每个时代广东电影都在现实主义题材方面产生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近年来,挂在广东电影人口中最多的词语就是“粤港合作”。所以,在改革的其他方面都“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在电影上自然也要进行突破——突破自身的现实主义题材传统。从这个角度出发,诞生一种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合拍片”绝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指出,广东电影人对于主旋律电影的理解相当深刻,香港电影人对于电影作为一种娱乐产品的属性理解同样深刻。而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多属性的产品,片面强调其艺术属性和宣传属性而忽略其娱乐商品属性,结果自然是没人愿意买单——如今一年700多部电影里,有个别打着主旋律题材旗号的电影无法进入影院,原因就在于此。

  从这个角度说,广东电影人现在进行的主旋律电影探索价值非凡。国家一级电影文学编辑祁海认为,主旋律电影借助香港电影人的商业优势方面的探索大有可为。“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是指文艺作品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体现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歌颂爱国爱民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推崇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主旋律作品。许多好看的美国商业大片都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难道中国就不可以有自己的主旋律电影?”

  ■一线故事

  “亲情正能量”电影成广东观众最爱

  11月30日,导演周勇带着他的电影《孝女彩金》到深圳宣传。相比一年前,周勇显得意气风发。去年11月这部作品在广州试映时,当时的周勇无比忐忑,因为这部电影没有明星没有特效甚至没有多少宣传经费。唯一的卖点只是一个典型人物。

  不过,《孝女彩金》在此前的长线放映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部取材于“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梅州孝女彭彩金真人真事的电影,在过去一年中吸引了600多万人前来观看,票房也超过了5000万,创下10年来最好的小成本儿童影片的票房奇迹。

  观影时,深圳的观众再次哭得稀里哗啦,其中有学生,也有成年人。这种现象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几乎《孝女彩金》在每个地方都能引发这样的感慨:“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想回去看看我的妈妈。”

  《孝女彩金》的热映,只是最新的一个案例。在过去一年中,广东出产的诸多电影,都是充满正能量、描述真善美的作品,比如珠影集团出品、今年上半年上映的《亲·爱》,同样是以家庭亲情为主题,讲述在城市生活的白领与生活在农村的母亲之间的关系问题,许多细节同样“让人想家”。

  今年下半年,广东电影更是进入了正能量爆棚的阶段。先是9月份上映的《全民目击》,出人意料地获得了1.8亿票房;而在9月的最后一天《逃出生天》上映,同样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获得了1.3亿票房。前者主打的是“亲情+法律”,后者则在兄弟亲情之外,同样弘扬了消防队员的英勇和无私。值得注意的是,《逃出生天》这部电影,在广东地区居然可以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正面抗衡并且占据上风,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成为广东地区的票房冠军。

  青宫影城杨经理的回忆说:“国庆期间,到我们影院要求观看《逃出生天》的人实在太多了。年轻人、中年人都有。讲广东话和普通话的人基本是对半。根据我们的分析,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内容,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展现最近五年的广州城,应该是观众们最想看到的内容。”根据中影南方新干线负责人邱晴公布的数据,《逃出生天》的全国票房排行中,前五名的影城都来自广东,其中广州四家,深圳一家。

  ■专家观点

  著名电影人祁海:

  主旋律合拍片必须“接地气”顺民意

  著名电影人祁海:

  “亲情正能量”电影成广东观众最爱

  如何打造能让老百姓普遍关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影?如何将内地电影的价值观与香港电影的商业经验融合到一起?对于这一问题,国家一级电影文学编辑、珠影著名电影策划专家、广东省人大常委祁海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祁海说,广东这几年的主旋律电影探索,首先是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中国电影要“唱响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如何唱响?如何传播?在他看来,主旋律电影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地气”、顺民意:“以《逃出生天》为例,这是一部救火题材的电影。消防这种事情不论香港还是内地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没有地域界限。而这部电影也详尽客观地描述了很多当下的社会现状,它不是一味歌颂,一味塑造高大全式的英雄,而是很真实地反映社会各种层次的人物。比如自私自利的老板偷偷将易燃易爆品放进仓库,比如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打乱了救援的秩序,这些都很写实。正是因为该片切中当前的社会热点,才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又有实用价值,这一点很值得影片的投资人和创作人学习。”在他看来,一部影片要吸引观众,光依赖商业性也往往事与愿违,不一定赚钱。影片还应该重视社会性,了解广大群众的呼声,及时提出广大群众关心的话题。就能贴近生活,吸引观众。

  其次,祁海认为广东打造主旋律电影必不可少地要具备艺术性和可看性。“近年来,许多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不卖座,是因为混同于电视剧。只是用摄录设备简单记录演员表演和场景,并配点情绪气氛音乐,未能发挥电影特有的综合艺术表现力,观众感到很不满足。”

  至于主旋律电影借助香港电影人的商业优势,祁海觉得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此前广东与香港合拍过好几部主旋律电影,我觉得香港与内地联手打造主旋律电影,此路行得通。中国百姓自古以来爱看崇尚真善美的文艺作品,这个欣赏习惯至今未改。香港电影人与内地合拍的《十月围城》、两部《叶问》、《中国合伙人》,都是体现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在内地特别受欢迎。香港电影人熟悉最新电影科技和外国电影的创作经验,内地可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因得到政府支持而获得的人力、物力和宣传资源,因此,香港与内地合拍主旋律电影,可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影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很有好处。粤港是邻居,合作更方便。”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