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刘三姐》如何重现经典

2018-09-14 08:36: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赵碧清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赵碧清)五光十色的“桂林山水”,悦耳动听壮族民歌,歌如泉涌、机智勇敢的刘三姐……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打造的民族歌剧《刘三姐》近期在北京多家剧院上演,第一次用民族歌剧的形式把刘三姐这一艺术形象搬到舞台上。

   刘三姐的故事和民歌在桂林的山水之间代代相传。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的刘三姐不仅深受广西当地人民的爱戴,随着1961年电影《刘三姐》的播映也被中国人所熟知。

   近年来,桂林市重新挖掘和打造“刘三姐”这一桂林乃至广西的文化名片。民族歌剧《刘三姐》经过几年的磨砺与筹备,今年2月在刘三姐故事的发源地—桂林大剧院成功试演。

   民族歌剧《刘三姐》的项目负责人赵海风在谈到作品的诞生时说,除了对于内容和文化的钻研,场景布置方面的构思与搭建,也是希望尽可能还原刘三姐传说的发源地,借鉴了桂林当地的溶洞景色,力求在舞台上重现桂林的秀丽风光。

   民族歌剧《刘三姐》的导演蔡薇蔓表示,歌剧的执导和晚会不同,晚会的形式是多样的,每个节目都是独立的;而歌剧是戏剧加音乐,音乐始终贯穿在其中,一气呵成从头看到尾,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在剧情方面,民族歌剧《刘三姐》颇具独创性地加入了“靖江王”“郡主”等新角色,这样的“微改编”使得大家所熟知的剧情生发出不同的叙事延展与情绪更迭,在增加可看性与新鲜感的同时,尝试并探讨着文化艺术作品中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将结尾设置为开放式结局,阿牛纵身一跃入江,刘三姐则独自离开,也是将故事怎样收尾、内涵如何定义等理解与判断都交付给观众,增加了观影体验的主观能动与多维互动性。

   从内容上来说,阿牛哥和刘三姐的美好爱情也是本剧的一条主线。“我们追求弘扬这种真善美的正能量,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到爱是人性当中最美的、最打动人心的东西。”蔡薇蔓说。

   从视觉上来讲,如何用当下现代的理念和科技来展现诗化的风光,是能否吸引观众的重要一环。

   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何把这山水活灵活现展现在这个舞台上,对于室内舞台来讲,展现起来难度可想而知。“我跟舞美陶雷老师商量,既然故事发生在漓江边上,这个舞台上就得有水,经过陶雷老师的努力,最后我们硬是把整个的舞台台面全部变成了水面舞台。剧中还有很多场景,转换非常快,通过各方齐心努力,让每个场景都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将美轮美奂的舞美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蔡薇蔓说。

   “这部剧舞台的代表性视觉是漓江山水,所以主要选材就是山和水,这部剧难度在这,亮点也在这。”中国歌剧舞剧院舞美设计师陶雷说,整个舞台需要大约40吨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做到不漏水,还要完成所有的舞台调度,追求江面、江边、岸边近16个场景,整个过程非常紧凑,“这部剧从打造初期开始,我们就是打造的文旅结合,它可以巡演,也可以驻场。几场演下来,好评如潮。”

   谈到现在舞台剧科技创新,陶雷说,“技术要跟艺术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入眼入心。这部《刘三姐》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要考虑虽然舞台是固定的,但是场景是有水的,是动态的。从技术层面,利用现代的一些科技,把高技术高难度的动态的场景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谈到歌剧的作曲,著名作曲家雷蕾说,“《刘三姐》原来是一部经典的老电影,半个世纪以来一直留在观众的心里。这次歌剧的制作,我们有一个主旨就是‘向经典致敬’,一定要把观众心目中最美的那些歌曲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感觉非常亲切。由于歌剧本身的篇幅比较大,在故事脉络发展上我们做了一些添加。”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歌剧的创作和歌剧的思维和电影是不同的,因为壮族民歌大部分都是四句或者上下句,篇幅小,而且调性上、选材上都比较简单。在创作上,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把一首首小民歌展开成咏叹调,来揭示演员此时此刻的内心。”雷蕾说,“因为我父亲当年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基本上是用他原来的主题。”

   就歌剧艺术来说,最大的感染力和魅力是音乐,音乐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这部歌剧的成败。

   《刘三姐》这个题材作为舞剧和电影对观众产生的影响很大,成为全国人民精神上的宝贵财富。著名词作家、歌剧编剧易茗说,“就歌剧编剧来说,我做了资源整合,把以前作品中一些精彩的地方,重新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向经典致敬。”

   《刘三姐》这部歌剧一共有110多个唱段,其中有70多个唱段早已脍炙人口,“我根据剧情需要新写了38个唱段,这38段在风格语言上延续或者保持着原来山歌的风格。”易茗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唱段是新创作的,比如靖江王府的小郡主的唱段,这都是电影里没有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