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月相比,咱们站工业用水多了105多立方米,大家分析下这是啥原因?”10月8日下午,在孤东三采中心注聚一队8号注聚站的班组成本分析会上,站长王来庆带领大家展开激烈地讨论。作为成本考核的重点,该中心所属的17个一线班组每月都要召开一次这样的班组成本分析会。
经济活动分析到班组、成本控制到岗位,让一线班组大有可为,从而成为挖潜增效的主阵地。
刘延波管理的7号注聚站连续工作多年、设备设施老化严重,是油料消耗的大户。他们在带领班组职工对设备运转记录、技术参数、油料消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不同型号、排量、转速的注聚泵需要采取不同液位控制,研究出了“低转速泵高油位、高转速泵低油位、正常注聚泵三分之一油位”的加油小敲门,针对注聚泵油封漏油的顽疾设计制作了可调式密封,实施后,每台注聚泵年节约润滑油40升,油封使用寿命由60天延长至180天左右。
10号注聚站是中石化最大的注聚站,这个站设备多,耗能高,一直是职工关注的地方。为随时掌握成本运行状况,他们强化班组预算管理,实行班组成本日清日结制度,根据产量完成计划合理控制成本支出,强化重点成本要素控制,定期跟踪预算执行进度,成本完成进度情况做到了实时控制。为有效控制注聚单耗,他们积极开展注聚节点单耗攻关,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合理调节母液熟化时间,避开峰值操作,大大降低了综合能耗,年节电3.29万千瓦时。为降低维修费用,8号注聚站注重点滴节约,从小处入手控制成本,将废旧设备设施进行优化整合,能小修的绝不大修,能自己修的绝不外修。
他们还注重利用创新手段挖潜,发动职工积极参与群众性创新活动。针对注聚泵剪切降解率居高不下的难题,他们设计制作了一批一体化泵阀,投入现场应用后,注入黏度得到有效回升,注聚质量、注聚效益双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