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东2016年高考大纲 文理综合首用全国卷变化大

2016-06-05 16:03:00    作者:   来源:中国山东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解读;山东;2016年;高考大纲;文理综合;首用;全国卷;变化大
[提要]根据相关规定,今年山东省高考将继续采用3+X模式。继英语率先使用全国卷后,今年山东将在文综和理综中首次尝试使用全国卷,其他考试科目还是向以往一样使用山东卷。中国山东网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等重点高中的高三年级任课组长对各科考试大纲进行了权威解读。

  山东省教育厅对外发布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根据相关规定,今年山东省高考将继续采用3+X模式。继英语率先使用全国卷后,今年山东将在文综和理综中首次尝试使用全国卷,其他考试科目还是向以往一样使用山东卷。中国山东网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等重点高中的高三年级任课组长对各科考试大纲进行了权威解读。

  语文命题将保持稳定,小题分值上略有调整

  记者了解到,今年语文命题将继续保持稳定。从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山东省实验中学本校高三语文组备课组长杨晓容表示,在距高考还有82天的紧张时刻,“稳定”的考纲让备考师生倍感“踏实”。

  虽然无明显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三项考试内容的分值表述中都用了“约”字。对于这点变化,杨晓容认为,这也表明了今年的语文试题可能在小题分值上略有调整,但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鉴于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中《论语》等篇目有所考查,杨晓容建议考生,在默写及其他题目中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近年来,新材料作文是山东卷的“常客”。对此,杨晓容提醒考生,一定要掌握抓关键句、由果溯因、多角度等立意方法,培养准确快速审题的能力。

  此外,杨晓容还建议考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定要夯实基础,定期“回炉”;理清考点,明确规律;强化训练,规范作答。

  数学命题强调稳定,考生要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潘洪艳表示,《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与2015年相比没有变化,保持了高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体现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一直是山东高考不变的主旨。

  “《说明》强调命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潘洪艳告诉记者,试卷要体现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就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能全面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考生遇到问题时应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

  针对山东高考卷的特点,潘洪艳建议考生在后续复习中,首先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落实。“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复习时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地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

  英语与去年相比无变化,词汇量有所增加

  山东省实验中学英语备课组长吴维亮表示,2016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2015年相比,没有做任何调整。但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以来,高考对词汇量的要求有所增加(3500),阅读理解中推测词义增加了对短语的猜测,对语篇填空的空白处的填词限制为一个词。吴维亮告诉记者,2016年高考将延续去年的要求。

  对于备考建议,吴维亮建议考生将词汇的识记坚持到底,每天都要听听力(可以10至15分钟)。英语写作时要依据试题中内容要点的提示要求,选择所使用的有把握的词汇(尽量加上几个高中词汇)。吴维亮强调,英语书写时最重要的还是卷面和书写要漂亮整洁,书写不好的学生一定要在卷面上下功夫。

  理综首次使用全国卷变化较大:

  物理以往非考试点也要考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程慧明告诉记者,相比于去年的考试大纲,今年的物理考试大纲在考试内容的第一段删去"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这说明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更加体现了知识与能力不是孤立的。”

  此外,今年的物理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也有两处进行了调整。“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更加强调数学几何在物理上的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这说明加大了气体实验定律的考察力度,对气体状态方程的考查也加强了.同时加大了气体实验定律的交叉应用,由单体气体多过程到关联气体的处理。”程慧明提醒考生,从山东卷的12分值到全国的15分值,难度有所加大,考生们在复习中一定引起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山东卷中不是考查点的半偏法测电阻和电表改装与校准今年也都列入了考查对象。“电磁感应现象、电学实验设计和误差分析也加大了考查力度。”程慧明说。

  山东卷与全国卷出了分值上的区别之外,在考点上也存在区别。比如山东卷的选择题的题目类型比较固定,而全国卷的选择题考查是比较灵活的,但是都是在所学的范围之内。程慧明告诉记者,区别最大的还是在于大题的考察,山东卷在大题的考察上,主要是以力学综合和粒子运动为固定模式,而全国卷对粒子运动考察比较少,甚至考了电磁感应的大题,由此可以看出,全国卷更加注重的是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化学变化较少,但II卷难度会比以往山东卷大

  虽然物理部分变化较大,但是在山东师大附中化学高级教师陈自钦看来,今年的全国卷理综部分与以往的山东卷差别并不大。“题中所涉及的重要考点基本一致。”陈自钦表示,近几年山东卷的出题风格已逐步向全国卷靠拢,尤其是近几年的选择题上更是相像,这也为山东顺利使用全国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全国卷命题时更多的从实际出发,设问上在纵向挖掘比较深。”

  陈自钦提醒考生,选择题中全国卷对有机、元素周期律、化学实验等方面考查比较到位,如有机选择题对同分异构、有机物结构的键线式、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考查;元素周期律考查中多涉及简单的推断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甚至和反应原理结合起来考查:化学实验方面多涉及实验的设计和判断等。另外全国卷经常涉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考查。

  “在II卷中,全国卷一般试题的阅读量较大,而且许多题在设问上设置空比较多,学生书面书写量明显增多。”陈自钦认为,全国卷试题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简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量都有所增加,难度比山东卷明显加大。

  生物考试内容略有差异,选修内容也要考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生物组长代立鹏认为,今年理综卷的生物考试内容与往年相比略有差异。“选修题目中往往会涉及相关的必修内容的考查,对于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山东省卷对选修三的生态工程专题不做要求,而全国卷是作要求的,可与必修三中“生态系统部分”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考查。”代立鹏表示,全国新课标卷的非选择题的考查形式更加灵活,特别是实验题,可以是独立设计实验。

  文综:

  历史选择题难题数量呈递减趋势,非选择题考察学生能力

  今年高考是我省自2006年以来第一次使用全国新课标I卷。山师附中高级教师、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侯新磊表示,综合今年全国卷试题的变化来看,选择题在考能力的前提下逐渐趋于简约、平实、提高综合性,难题数量呈递减趋势,以便为非选择题的改革预留更大空间。

  “非选择题在选择史料上逐渐控制在300字左右,体现出设问减少、设问质量提高,减少速度要求、提高思考要求,减少单一标准、增加多项标准等特点。”侯新磊告诉记者,40题命题意图可类比于古代科考的策论题目,着眼于选拔有时代意识、有社会当担、有问题解决能力的栋梁之材,一般立意宏大,与社会热点有所牵连。41题则是开放性试题,一般立意高远,充满学术味,意在为高校选拔学者型人才。“选修模块内容一般在教材和课标中都找不到“痕迹”,面向考查学生开阔的历史视野和基本的学科素养。”

  地理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相比于历史试题的大开大合,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山师附中高三地理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张维英认为地理试题的具体考核目标与要求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政治全国卷尤其Ⅰ卷的难度相对较大

  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政治祖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徐海霞认为,相比于以往的山东卷,全国卷的试卷结构、题量、模块分值比重相对稳定,但试题难度较大。“《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近几年结构和分值保持稳定,《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交替变化。”徐海霞告诉记者,2010年以后的新课标全国卷非常稳定:在题型方面,选择题12题(12——23),共48分,经济、哲学分别4-5个,政治3-4个,文化1个或没有;非选择题2道题(5问),每题26分,共52分。非选择题继续坚持学科内综合,近几年一直都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综合(38题,一般是2问),生活与哲学与文化生活的综合(39题,一般是3问)。

  “知识内容方面: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知识板块分值的比重30: 24:14~16:30~32。”徐海霞提醒考生,全面复习的前提下,重点关注经济和哲学,然后是政治和文化。“统筹教材和考纲,提高掌握基础主干知识的质量,尽量掌握单元和模块的知识网络,便于有效调用知识。了解重要的时事政治特别是本质精神,减少信息障碍,有效应对主观题。”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青青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