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大队全力打造新时期车管服务品牌

2015-07-30 17:23:00    作者:朱田田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垦利大队;全力;打造;新时期;车管;服务品牌
[提要]近年来,垦利大队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车管服务窗口为龙头,以打造综合服务型车管所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内部便民服务机制和措施,提升民警服务技能和水平,全力打造新时期车管服务品牌。

  大众网东营7月30日讯 近年来,垦利大队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车管服务窗口为龙头,以打造综合服务型车管所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内部便民服务机制和措施,提升民警服务技能和水平,全力打造新时期车管服务品牌。

  以正规化的管理实现队伍建设零违纪。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指导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实现用制度管理队伍的目标,车管所将队伍管理制度、岗位工作职责、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等涉及到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各方面的内容,汇编成《垦利大队大队车辆管理所制度汇编》,并将它做为车管民警、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和遵守的指导性材料。二是加强八小时外管理,及时掌握民警思想动态。车管所领导定期与民警家属进行沟通联系,建立与民警家属走访联系制度,从家庭中了解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特别对民警的违法违纪苗头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沟通,防患于未然。同时自行或联合兄弟单位组织各类文体活动,逐步把民警的业余生活、八小时以外的队伍管理引向良性发展轨道,使他们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愉快、更加富有人性化,自觉树立起公安车管民警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学习,培育廉政为民理念。车管所始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来熏陶民警的思想境界,把民警的警营廉政文化建设放在加强民警理想信念教育的首位。要求各工作区定期组织廉政文化活动,内容包括:学习相关法规、条例、制度;观看廉政影像资料;阅读廉政图书、报刊、资料;汇报个人廉洁自律情况;通过对诺廉、评廉、考廉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促进了车管民警和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和规范化建设,提升了车管所的整体服务水平。

  以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零差错。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强化对民警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是加强车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手段。结合车管工作实际,针对车管工作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理论,采取日常组织学习、不定期考试的方式,全面提高民警、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车管民警业务技能,从而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规范服务项目,健全管理机制。在严格落实各项规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工作业务流程等,使每个工作人员的行为、每项具体业务、每个岗位、每个窗口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加强内部考核,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公安部123、124号令的相关要求,将业务流程的节点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人,采用记分的办法并利用周报、月评的方式作为考核民警和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未达到考核标准的人员车管所将给予停班加强业务学习的处罚,通过再次考核并合格才能重新上岗。

  将业务办理信息公开化实现业务零积压。垦利大队车管所不断加强民警信息公开化建设,加强内外监督。在服务大厅的醒目位置将民警、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和监督电话进行公示,让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实时的监督和举报,监督电话实行24小时接听制度,一旦发现问题严查重处、绝不姑息。并且不定期的邀请人大代表、新闻媒体、驾驶员代表开展“进警营”等活动,对车管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实现真正的“透明作业”。同时,充分借助公安QQ、交警微博等网上服务民生新平台,介绍车管工作情况,推行车管警务大公开,促进车管民警与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使车管工作真正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传统加科技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努力用新手段赋予群众工作新的生命力。

  以便民化、人性化的服务实现车管工作零距离、零投诉。一是以开放式服务体现服务零距离。改变服务大厅以往高柜台和内外玻璃隔离的传统柜台,采用了开放式低服务台,让办事群众与窗口民警面对面平等交流,在“柜台低一点”中实现了“感情进一步”的人性化服务,拉近了车管民警与办事群众的距离,达到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沟通;二是利用便民措施加强服务观念。设立导办台和值班领导、值班警官服务台,为办事群众提供导办服务,提供笔、纸、各种表格填写范本、警务公开便民手册、雨伞、老花镜等便民措施并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及时解答、解决疑难问题。三是适应服务需求,延伸服务触角。适应车辆较多的大型客、货、危险品运输企业(单位)的车辆年审服务需求,将“坐等服务”转变为“预约上门服务”,以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了群众参审的积极性,有效防止了车辆及驾驶员脱审漏管。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