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奥迪公司全球董事局
主席施泰德表示,奥迪公司的竞争对手采用价格战,是非常愚蠢的,这种行为会破坏品牌的形象,奥迪公司很不看好这种做法。
无独有偶,此前一个月,华晨宝马公司总裁康思远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康思远表示,“我个人认为,这种价格的促销其实跟‘豪华’是背道而驰的。大家可以看到上半年经过市场的洗礼,我们销售市场的排名没有任何变化。”
豪车两大巨头先后都发声表示对于价格战的反对,是价格战真的会让消费者不满意吗?还是价格战威胁到了豪车汽车企业的收入与利润的增长?
谁在降价
豪车价格大战是2012年车市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超级豪车价格一降就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幅度,确实给市场带了巨大的震撼。原来过豪车的利润竟然这么丰厚。
虽然许多人都在说豪车现在的价格开始回暖,但是我们在网上看看那些降价的新闻就能够知道,这个世界其实不是那么传说的那样。
从一家大型网站的降价新闻看到,宝马7系最高优惠达到25万元,讴歌最高降幅为20万元,奥迪A5最高降幅最高11万元,奔驰最高降幅为10万元等等。
有人说,2012年的降价是奔驰带的头。其实这个还真不好说。降价是市场促销活动的最基本的一个工具和手段,不是哪一个企业的专利,谁都可以拿来用。
降价的原因有许多种,但是2012年的降价确实与众不同。这次的降价之所以被奥迪、宝马公司的高层所关注,是因为这次的降价大战覆盖产品范围之广,降价幅度之深,波及企业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一般来说,豪车市场是所有汽车产品中最为坚挺的一环,但是,2012年的降价表明,中国豪车市场的价格坚冰已经开始融化。而这种价格坚冰一旦出现裂缝,那么融化的速度将继续扩大而不会停止。
损害了谁的利益
降价高潮中,谁的利益受到保护?谁的利益受到损害?
很显然,最伤心的莫过于刚刚买了车以后,该车突然降价的车主。一下子短时间就损失了数万元,再有钱的人也是懊悔不及,甚至痛恨厂商的这种不负责任的降价行为。估计,这也许就是厂商老总所说的客户不满意的结果吧。
但是,总有人会赶到这样的降价关口,总有人会受到伤害。但是从整体的市场消费者来看,这种恰恰赶上降价出台之前买车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从长期来看,又有哪个消费者不愿意买到更便宜的车呢?
豪车价格下降从总体上是符合市场消费者的利益,而受到伤害的却是厂家的利益。
但是,厂家一味地去讲,降价会损害品牌价值。其实,这个真的不是消费者所应该关注的问题,这个是厂家自己的问题。其实品牌价值与价格并没有根本性的联系。高的品牌价值会有高的价格,但是低的价格不一定有低的品牌价值,而这一直是困扰着自主品牌多年的一个心结。
可以想想看,一些厂家的产品降价幅度高达十万的话,就说明这款车在过去的单车利润至少有10万吧。而如果降价降了十万,那么就意味着一辆车少赚了10万元的利润。如果这款车一年有10万的销量,那就是多少的利润?100亿元的利润呀。
现在我们知道,谁在降价中受到了损失,是厂商。
或者有人会说,降价会让产品的品质受到伤害。如果这样,这不是降价的问题,而是厂家忽视消费者利益的问题,这样的品牌也根本算不上豪车品牌。
为什么应该降价
许多人都在说豪车不应该降价,而最近一段时期,也有报道说豪车价格在回暖。
但是这只能是假象,真实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应该是:豪车价格远远没有降到真实的水平,豪车价格仍然畸高从而让豪车企业获得了不应该有的暴利。
宝马3系在美国市场最低价格是328i,厂商指导价为36500美元,最低的是335i,厂商指导价是44800美元。按照最新的1美元=6.2855人民币元的外汇汇率水平,那么这两款价格分别是22.94万人民币、28.16万元。
而在2012年7月13日上市的在中国生产的宝马3系的价格是多少呢?厂商指导价是32.65万元到59.96万元。 而且中国生产的宝马3系是从320起步。如果再算上中国比美国更低的劳动成本,你能够算出一辆宝马3系的价格,宝马就能够从中国消费者身上赚到多少的利润了吗?
至少10万元的单车利润,宝马公司自然不希望降价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宝马这些豪车品牌必须降价,暴利是对消费者负责吗?是让消费者满意吗?消费者多有钱是消费者自己的事情,这些豪车企业不能因为人家有钱就多要吧。
但是,企业都不是慈善家,他们不会为了消费者的利益主动降价。他们今天的降价是被迫不得已。因为豪车市场的销量也开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低迷而走向下滑的通道。
中国经济整体增长下降,造成许多人对于未来收入前景看淡,而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让更多人被套牢,这样的一种状态本身就制约了许多人的消费支出。豪车销量增长速度下滑是必然的事情。而为了维持更高速的增长,豪车汽车企业通过降价以尽量维持市场的规模。
而整体市场增长速度下滑,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而降低价格则是与其它豪车汽车企业竞争的最有效的手段。
中国豪车汽车市场降价在所难免,那种拿着品牌说事,拿着消费者利益说事的企业,还是收起虚伪的慈善面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