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09:14:00 来源:广州日报 我要评论
市燃气集团暂停代居民购买燃气保险百万用户对此“蒙查查”
什么?我们家买过燃气保险?怎么突然不再代收,转而要自己买了?街坊在缴纳最新一期的管道天然气费用时,均能收到一份由广州市燃气集团发出的《关于暂停提供居民用户燃气保险收费服务的公告》,明确从7月1日起,市燃气集团暂停为居民代购燃气保险的现金业务以及银行代扣代缴燃气保险业务,市民若有需求得自行与保险公司联系。
7月1日起,市燃气集团暂停为居民代购燃气保险。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记者昨日从部分保险公司了解到,关系百万用户用气安全的燃气保险竟然处于“喊破喉咙也无人买”的境地。
燃气保险已不再代扣
2013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2014年8月1日,台湾高雄深夜发生气爆事故,造成22人死亡,270人轻、重伤。近年来,如何安全用气引发国人关注。
不过,市民在缴纳最新一期燃气费的时候,均能收到市燃气集团发出的《关于暂停提供居民用户燃气保险收费服务的公告》,里面表示“由于国家保险政策调整,燃气集团决定从2014年7月1日零时起,暂停为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公司办理购买居民用户燃气保险及收费的协助服务。包括:各营业网点暂停受理居民用户代收代缴燃气保险的现金业务以及银行代扣代缴燃气保险业务。用户若需要购买或者继续购买燃气保险,可自行向保险公司购买。”
若用户不购买,意味着家庭使用燃气若出现事故将不再获得赔偿。记者了解到,实际上,燃气保险已存在多年,由燃气集团统一代缴,每户每年5元、10元购买国寿财险的产品。一旦因市民家中使用燃气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爆炸、爆燃、泄漏中毒,导致第三者及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医疗费用及财产损失。各可获得10万~20万元赔偿。
为何代缴措施要成为历史呢?记者致电市燃气集团客服电话96833了解到,更改主要因为政策调整,其代缴资格已经取消。
市民对燃气保险“蒙查查”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的受访街坊不了解燃气保险。“我家买了燃气保险吗?怎么我不知道?”住在海珠区蓝色康园的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脸茫然。
住在新港东路肿瘤医院社区的钟女士则告诉记者,2010年入住该小区以来,确实收到燃气集团寄过来的保险发票,因为只有5元钱,就没有放在心上。钟女士称去市燃气集团营业大厅办理银行自动扣款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并没有告知有“居民自行选择的保险产品”以及“银行自动划扣”一项,她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妥。
“若每年出那么5元钱能买个安心,我是愿意的!”居住在越秀区锦城花园的张小姐对记者表示,入住该小区很多年居然不知道已经交了多年的燃气保险,她认为此前燃气集团和保险公司“私下”合作的模式让街坊没有知情权。
有人需要却不知道,有人不需要却静悄悄被消费。中国人寿工作人员初步统计出,此前团体办理了近30万户用户,仅占1/4,3/4街坊对此不了解,1/4购买保险的用户中,买了也不知道的恐怕占多数。
燃气保险:亏本生意没人接
记者发现,也正是街坊对保险产品不了解,造成市燃气集团暂停代扣代缴两个月来,燃气保险的销售处于“喊破喉咙也无人理”的境地。记者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了解到,两家企业均提供燃气保险服务,其中中国人寿还提供了3种方案供街坊选择,保险金额分别为每年5元、10元、20元,对应保险金额为10万~40万元不等。不过选购的市民很少,依然是前期团体购买客户居多,约30万户。
随后记者又致电其他财产险保险公司,有企业工作人员表示不销售单独的“燃气责任险”。有保险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即使公司有这款产品,也不会落地销售,因为真的连本都赚不回来。他举例说,假设街坊买了个5元的保险,工作人员连上门的路费都赚不够,怎么可能有业务员愿意做这种生意呢?
为了节省成本,中国人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寄给街坊的信件中,除了《关于暂停提供居民用户燃气保险收费服务的公告》,还有一份是“银行代扣燃气保险费授权书”,街坊只要邮寄或者亲自送至营业厅就可以。
也有保险公司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与其选购单一项目的财产保险,不如购买家财险,只要200元的保费就可以保建筑装修20万元、家电损失1万元、贵重物品3000元。但是中国人寿客服人员提醒记者,家财险并不等同于燃气责任险,对人身损失以及第三方的财产、人身损失并不赔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