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情况调查

2014-05-13 10:57: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三农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区域金融 农业保险发展
[提要](三)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因地制宜,加大合作社、农场、高效生态等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可通过建立担保公司信用担保代偿损失准备金等形式,用于涉农企业贷款担保提供担保风险补偿。

 

  近年来,“三农”经济,特别是以现代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牟平区域内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为如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进一家之言。

  一、区域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

  (一)加大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牟平辖区内涉农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品牌农业,提高区域农业的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有效地帮助沿海渔民扇贝、海参、螃蟹等海产品养殖,帮助中部地区农民蔬菜大棚种植和牛、羊、猪、鸡等家禽家畜养殖,帮助南部乡镇农民大搞苹果、大樱桃、板栗等优质水果和干杂果成片开发,逐步形成规模效益。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涉农企业实行优惠利率。辖内涉农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分门别类地采取优惠利率,少上浮或者不上浮。如仙坛股份作为辖区的骨干企业之一,区农业银行对该企业的678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实行信用方式,执行贷款基准利率。

  (三)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因地制宜,加大合作社、农场、高效生态等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农业产业为龙头,发挥龙头辐射带动效应。至2013年9月末,辖区内1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为9.03亿元,较年初增加2.40亿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建立新型“行-社”关系,促进新型农业发展。辖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近600家,发展社员11000余名。辖区农商行对一果蔬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1990万元,有力解决了其资金不足的问题。立足生态农业和家庭农场,拓展信贷支持领域。牟平区农商行及邮政储蓄银行加大了对生态区域内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2013年为辖内一生态产业园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300万元。另外,区内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畜禽饲养业,区农商行率先开展家庭农场信贷业务,贷款实行优惠的基准利率,有效促进了农场发展状大。

  (四)促进涉农企业与银行对接力度,有效解决涉农企业融资需求。以银企对接的方式,加强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重点突出对“三农”项目的对接力度。2013年银企联谊会意向贷款金额20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场签约8亿元。

  (五)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改善,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农商行为主体,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工作,为农户贷款及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降低农户贷款等涉农贷款的违约率。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提高了农户守信意识,切实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畅通农村支付清算渠道。

  (六)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牟平区内商业银行适时开展了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贷款”、“农村大联保体贷款”,区农业银行大力开办“惠农卡”贷款,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惠农卡大大方便了农民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农户小额贷款、财政补贴代理。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一)农业保险发展落后,农业经营风险较大,影响了“三农”信贷投放。农业经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的脆弱经济,遇到自然灾害,会有大批农民和农业企业遭受严重损失,无力归还贷款,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同时,农村客户基础薄弱,农村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业保险发展落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

  (二)农业生产者缺乏有效贷款抵押物,制约了其银行信贷融资。在现行信贷政策条件下,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决定银行贷款的主要条件。由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产品和经营周期有其特殊性,土地承包权抵押存在很大的难度,农民缺乏其他的抵押品。因此在涉农融资中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严重制约了信贷的获取。

  (三)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面临较大障碍。一是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农户信用评定工作的有效开展。农户人口流动频繁,居住分散,信用基础信息真伪不易鉴别,给信用户评定工作造成较大困难。二是农户资信条件差,影响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当前,分散化的农户生产经营,很难形成资本合力,且农户生产经营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低下,一场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农民丧失偿还贷款能力而违约。同时,农户侥幸心理盛行,对农业保险认可度很低,农户生产经营规避风险不力,农户投保意识差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资信状况。三是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未取得预期效果。目前评定的信用户并未得到实际性的优惠措施,在贷款的发放上,信用户并未享受到优惠的利率政策,信用户评定未取得应有激励效果。

  三、区域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农村确权资源的流转机制建设。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农民自愿、规划发展、规模经营、配套措施完善”农村资源流转格局。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初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平台,提高土地使用权在信贷投放中担保作用,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积极性。

  (二)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奖励机制。一是推动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争取政府财政资金用于化解金融机构涉农信贷风险。二是推动建立涉农贷款奖励机制,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部分给予奖励。

  (三)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增加信贷供给。进一步推动特色信贷业务向涉农企业倾斜,加大对涉农企业贷款发放力度。推动政府建立农户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等形式,推动农户贷款业务开展。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务创新、金融机制创新,推动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新业务的发展。

  (四)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加大对“三农”及中小微企业的扶持能力。积极引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业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农村金融布局。同时在利率政策执行上,实行优惠利率,重点支持“三农”及中小微企业。

  (五)扩展政府性担保公司担保范围,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政府性担保公司要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担保力度,在涉农信贷的担保上争取执行优惠的融资担保费率,适当降低涉农企业抵、质押担保比例。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可通过建立担保公司信用担保代偿损失准备金等形式,用于涉农企业贷款担保提供担保风险补偿。

  原标题:区域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情况调查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