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史上最严监管戳向险企偿付泡沫

2014-06-19 08:23:00    作者: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偿付能力 保监会 投资性房地产 泡沫风险 保险资金运用
[提要]6月6日,保监会对正德人寿发出监管函,对正德人寿虚增实际资本,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采取监管措施。《通知》称,保监会正在修订投资性房地产的偿付能力资产认可标准,并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6月6日,保监会对正德人寿发出监管函,对正德人寿虚增实际资本,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采取监管措施。6月13日,正德人寿宣布,股东方拟通过增资方式扩充资本金30亿元来提升公司偿付能力,以此来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问题。

  《通知》称,保监会正在修订投资性房地产的偿付能力资产认可标准,并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在新的认可标准发布实施和本次清理工作完成前,各保险公司暂停执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政策。对已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2014年3月31日账面余额为基准,不得再确认新的评估增值;采用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改用公允价值计量。

  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记者,根据新会计准则,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式,保险公司可以在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者中选其一,而一旦选择了后者,就不能再更改为前者。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保监会对正德人寿下发的监管函与整顿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增值并无关系,但两种投资违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偿付能力危机,而偿付能力则是保险行业安全的底线。根据监管规定,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的公司,保监会将采取警告、暂停公司新业务、禁止增设分支等监管措施以控制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监会这两项举动折射出的同一个信号是,监管部门正在对保险资金运用中的“泡沫”拉响警报。

  “采用公允价值法对房地产进行估值,一般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来操作,容易产生人为操作,通过估值利润来粉饰财报,实现资产增值,提高其偿付能力。但是如果房地产一旦进入下行通道,这些虚增的泡沫风险就会暴露。”上述合伙人表示。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公开撰文指出,在不动产价格上升通道中,有些保险公司通过不动产再评估的形式,增加了盈利和偿付能力水平,也可能有一些泡沫;如果不动产价格下跌,则情形正好相反,其中的顺周期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保险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保险公司的资金,尤其是作为偿付能力的资金,应该非常稳舰保守。投资性房地产如果说估值已经超过了实际的情况,或是有泡沫的话,那么,偿付能力都保障不了,就有很大的问题。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用成本计量可以说是最保守和稳健的做法。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