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商行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2014-07-01 08:45: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合同能源管理 初创期 智领通 股权质押
[提要]作为山东省首家科技支行试点,威海市商业银行高新支行自2011年开业以来,深化政银企合作机制,扎实推进金融创新,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助推了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支行根据企业的成长阶段,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类。

  作为山东省首家科技支行试点,威海市商业银行高新支行自2011年开业以来,深化政银企合作机制,扎实推进金融创新,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助推了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14年5月末,科技支行已与57家试点科技企业逐一进行了对接,并为其中35家企业提供了授信支持,授信总额为77640万元,贷款余额为44618万元,科技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为134758万元。科技支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两项指标在全行的占比均超过90%。

  科技支行根据企业的成长阶段,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类。对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加深了解、建立联系,通过“多方合作”选择具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和股东合作等风险控制手段,适当提供信贷支持,满足企业的成长性需求。对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合同能源管理、应收账款质押和订单融资等融资方式,并根据企业实际,打造适合的信贷产品。对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联合风投公司、风险基金和信托公司打造科技支行服务平台,共同为企业提供财务和管理顾问咨询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目前科技支行已经和北京九鼎投资、山东海洋投资公司等几家投资公司进行沟通洽谈,积极打造“银投联盟”服务模式,努力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短、少、频、快”的现金流特点,该行专门研制开发了“智领通”系列产品,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智领通”系列产品包含订单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期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合同能源管理等融资方式,同时还融入了“科技立项研发项目专项贷款”和“投贷通”等特色化产品。其中,“订单融资”适合有订单但缺乏流动资金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适合技术先进、持有各类专利资产,但缺乏自有资金的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期权质押融资”适合已完成研发、技术先进且处于产业化的企业等。

  山东渔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威海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于1998年,专业从事计算机信息安全行业密码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并且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由于缺少抵押资产及有效担保,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威海商行科技支行根据企业专利权特性,经深入调查研究,并借鉴同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经验,最终成功搭建了业务合作平台,办理了威海市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实现了融资担保领域的新突破。在科技支行支持下,2013年该公司销售一举突破5000万元,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

  为切实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服务,威海市商业银行对科技支行实行“四个单独”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管理体制,即:单独的客户准入标准、单独的信贷审批权限、单独的信贷风险容忍度、单独的业务考核机制,设立了专门的“科技绿色通道”,所有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实行随时审查、随时上会的特权,并优先保证信贷规模,保证贷款5个工作日内可发放到位;抵押贷款7个工作日内可发放到位,并给予科技支行行长威海地区最高的授权额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高于一般企业的风险容忍度政策和准入模式,并建立了基于“团队+产品+市场+财务数据”的价值发现模式,对一些不符合银行常用信贷准入标准的企业,经单独认定,仍有可能得到科技支行的贷款支持。

  据统计,目前在科技支行获得贷款的企业中有6家贷款时尚无任何销售收入或者当年亏损等不符合银行信贷准入标准的,经单独认定,得到了科技支行的信贷支持。山东浩然特塑有限公司开发了改性特种塑料相关产品,使塑料具备了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耐挤压等特性,同时保留了塑料轻便易携等优点,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技术新高度,市场前景广阔。但企业2010年8月成立,处于初创期,无任何销售现金流,不符合现行信贷审查要求。科技支行经过认真分析、以创新、前瞻的理念破除常规,首期给予企业10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度过了初创期难关,第二笔资金又投入1500万元贷款,企业短短的6个月就实现了首笔销售,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100万元,较2012年增长175%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