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6 09:00:00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最微观的“毛细血管”,也是最具活力的部分,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它们贡献了中国经济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创新和80%的就业,占到了企业数量的99%。正因如此,建设银行东营分行多年来始终将“助力小微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作为工作的主基调之一,秉承“以诚相贷,建设未来”的经营理念,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建行先后为400多家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近100亿元。
创新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妙招”
去年10月,在东营东城一家经营代理品牌服装销售的小企业主遇到了难题,为满足经营需求,企业急需一笔50万元的进货资金。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担保,该企业主在东城几家银行都碰了壁,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建行东城支行。银行客户经理在听说了他的情况后,向他推荐了建行的“善融贷”产品。没想到,这是一款完全免担保、无评级、无授信的产品,短短三天时间,该企业主就获得了50万元的贷款,确保了生产经营顺利周转。随后根据该企业主的经营需求和结算情况,建行又陆续为他增加了80万元的贷款。
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的“瓶颈”,中国建设银行东营分行创新推出“善融贷”、“信用贷”、“创业贷”、“结算透”等系列产品,符合条件的客户可以获得免担保贷款,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的突破。该产品系列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抵押和法人担保的融资方式,可以根据企业、企业主及其配偶的资信状况、信用积累、账户结算、交易行为等来评估和发放贷款,“三贷一透”产品最高额度从5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并采用评分卡的方式进行评价,业务办理环节大大简化,原则上可以免担保。截至目前,建行已成功为全市60余家小微企业办理了“三贷一透”系列产品,发放贷款4000余万元,为小微企业送来一场场“及时雨”。
为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多措并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设银行2010年推出一项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产品——“助保贷”。该产品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一方面借助政府增信和企业互助,缓解过去银行政策门槛高、小微企业申贷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现以较少的政府投入带动更多的建行信贷支持;同时,能够降低担保圈、担保链的大范围连锁性风险,通过企业互助的形式促进小企业抱团发展。截至目前,“助保贷”产品已经累计支持小微企业近20家,发放贷款2.2亿元,成为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助推器。
优化服务,搭建优质金融服务平台
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是当前支持小微、助力小微的重中之重。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特点突出,同时多数小微企业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的问题,因此传统的授信流程往往难以满足。
对此,建行东营分行在全市推行了“信贷工厂”一站式经营服务模式。“信贷工厂”内设置独立开放的办公场所,场所内部划分不同的功能服务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流程设计上采取专人专岗、“五个集中”的运作模式。走进“信贷工厂”的客户,从信用评级开始直至贷款发放,全部一站式办理,并且评级、授信、单笔贷款可以集中一次性申报,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考虑到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少、缺少有效的抵质押及担保难的问题,“信贷工厂”入驻了东营5家专业担保公司,专门为无法提供抵押物和担保的小微企业提供咨询和担保服务。在业务流程上,在传统授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评分卡”信贷业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业务可以不用进行传统的评级、授信、单笔的“三步走”,而是通过打分来直接进行贷款审批和发放,大大简化了业务流程。目前共为全市90余家小微客户按照评分卡业务流程办理了业务,效率提高60%以上,客户平均等待时间减少50%以上;在申贷和用款环节,推出了“网银循环贷”的创新流程,实现融资申请、贷款支用、还款续贷全部通过网上银行操作,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办理业务,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做好融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建行东营分行面向小微企业提供包括电子银行、自助账单、单位结算卡、一户通、代发代付等多项结算服务,并积极推行有效的价格优惠措施。同时推出了善融商务、现金管理、企业年金、结算通、易贷卡等一系列服务。其中善融商务实现入驻小微企业60余家,借助建设银行覆盖全球的金融网络,为客户提供网上平台的购销一体化服务,促进小微企业更好的树立品牌、提升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