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理财产品收益率或迎小高潮

2014-08-27 10:47:00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理财市场 收益率分布 银行理财产品 基金收益率 人民币理财产品
[提要]近日,市场资金面整体宽松的背景下,各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预期收益率整体走低。”业内人士称,第三方平台利用团购模式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高、异地无法购买的软肋,成为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二道贩子”。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周均收益率微涨。

  近日,市场资金面整体宽松的背景下,各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预期收益率整体走低。理财专家预计,进入9月后,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和集合信托产品将迎来还本付息高峰,进而会推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建议投资者短期可选择3个月的中期理财产品,静候年末及新年的收益率反弹。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推出的资管、信托类产品。目前该类产品年化收益率在6%至8%。不过,投资期限最短在1年,相对普通理财产品而言风险较高。

  今夏的银行理财产品变得不温不火,从下半年开始,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芳踪难觅”,收益率的走低让其在投资理财市场渐受冷落,而定期开放债基因收益持续走高成下半年理财市场新宠。据银河证券统计,在今年上半年的基金收益率排行榜中,债券基金平均回报4.8%,定期开放债基平均回报高达5.1%。

  近期兴起的银行理财产品团购模式受到网友热捧。“1元起购、跨行购银行理财产品”这是某第三方理财平台的揽客招牌。事实上,多家银行否认与其合作,这家平台称只是“接受用户的委托,代购银行理财产品。”业内人士称,第三方平台利用团购模式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高、异地无法购买的软肋,成为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二道贩子”。由于没有监管,存在资金流向不明、用途不明、委托代购涉嫌违规以及平台自身道德风险等问题,暗藏风险。不过,这类理财平台受到网友热捧,折射出银行理财门槛偏高的尴尬。有专家建议银行降低理财门槛。

  除了存款,理财产品或许是银行最具“群众基础”的一项业务,因此其“半年累计募集近50万亿元”并不令人惊讶。然而,或许同样是由于理财业务非常“接地气”,其销售手法虽屡经整顿,仍乱象丛生:不请自来的推介短信、专业性缺失的销售、流于形式的风险评估、看人下菜碟的礼品赠送、人为渲染出供给不足假象等。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周均收益率微涨。7天、1个月和12个月三种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有所降低,其他各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产品均属股份制银行,其中平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以5.3%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华夏银行的一款12个月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9%的预期收益率居同期限产品的首位。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