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8 09:01:00 来源:南方报业网-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近日,根据普益财富发布的银行理财市场月度报告,2014年7月,共有149家银行发行了4988款个人理财产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93%,其中,220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在6.00%及以上,占比4.65%。
不过,其中有11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最高收益率,招商银行占据了4款。
融资类产品遭冷遇
7月,组合投资类产品发行了2314款,环比增加114款,市场占比下降2.20个百分点至46.39%;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发行了2400款,环比增加291款,市场占比上升1.54个百分点至48.12%。
上述两类产品占据了九成以上的份额。相比之下,融资类产品仅发行了6款,环比减少5款,市场占比下降0.12个百分点至0.12%。
据统计在7月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783款,而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2589款,有11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
其中,招商银行的“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指数表现联动(沪深300期末双向连续型带触碰条款)(104324)”,其挂钩标的为沪深300指数,预期收益率为4.20%-12.00%,而包括该产品在内,另有3款同系列产品均未获得预期最高收益率。
此外,平安银行的“平安财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股票)资产管理类2014年85期”、农业银行的“‘金钥匙如意组合’2014年第46期看跌沪深300指数人民币理财产品”、广发银行的“‘薪加薪16号’人民币理财计划(2014年第29期)”等产品也未获得预期最高收益率。
买理财产品小心时间陷阱
看完7月的理财产品收益,或许有人会发现,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期限多是四五十天之类的不规则数字。
其实,仔细观察这些理财产品到期的日子,看似随意,但细心的人就能看明白,它们往往都是在周五,资金回到账户的时间也基本上是在银行下班之后。
换句话说,周五下班后,只能等到下一周的周一,但这时已经很难买到上一周发行的理财产品,只能选择购买新的一周开始发行的产品,当然,即便是这样的产品,也要等到当周的周五募集期结束后,才能开始计算收益。
细算一笔账,周末加上募集期,前后共计六天,存在银行里的钱只能得到年化0.35%的活期利息。
那么,资金闲置期究竟会给投资人带来多少损失?
举例说明,假如投资人每次选择的是45天期的理财产品,每次按6天闲置时间计算,那么,1年里资金闲置时间就是43天,再假设这笔资金额度为100万元,按普遍的5.5%年化收益率计算,投资人则直接少赚约6500元。
记者通过对比银行7月发行的理财产品发现,期限在3个月内的超过了半数,且这些产品大多还有5天左右的募集期,因此,购买理财产品,市民要经过多方比较再出手,以免掉进“时间陷阱”。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