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08:31:00 来源:证券时报 我要评论
8月盛夏已临近尾声,上证指数却陷入高位震荡并逐级弱化的态势之中,场内赚钱效应更是明显减弱。前期不少强烈看多的投资者近期亦有些迷茫,更有甚者还直接清仓出局,并断言此轮反弹行情已告终结。那么,究竟该如何判断当前大盘,未来市场又将走向何方呢?
众所周知,7月下旬以来,在微刺激政策效用不断叠加的背景下,基于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的好转预期,以及外围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刺激,以有色、煤炭为代表的蓝筹股,携金融、钢铁等各路英豪,展开了一轮强势逼空行情。经过短暂调整之后,市场毅然放弃了以蓝筹为先导的做多思路,取而代之的是选择以文化传媒等题材股作为向上突进的主力军。那么,产生的后果是,上证指数分时走势持续背离,期指空方也加大了做空力度。加之新股批量集中申购不期而至,市场心理日趋忧虑,最终导致大盘进一步走弱。
那么,反弹行情果真就此结束了吗?我们看到,近期市场之所以临阵换帅,一改蓝筹领涨的做多思路,直接的诱因在于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低于预期,而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本轮反弹逻辑的重新思考。
然而,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投资者对于后市并不应过于悲观。
首先,在固定投资增速下滑的不利背景下,7月消费数据总体仍保持较为平稳,出口数据亦明显好于预期,三组数据相互冲销之后,整体经济仍然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
其次,由于6月份正值半年度考核节点,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层面,抑或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层面,皆存在冲击半年度考核任务的特殊需要。因此,对于7月份相关经济数据环比出现骤降,投资者也需要从这一角度加以考虑。
其三,即使当前市场受到来自新股集中申购的心理压力,但三季度市场整体流动性仍能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加之国企改革的政策利好不断释放,沪港通、统一证券账户等政策正式实施在即,并且党的四中全会亦早已排上日程。因此,市场整体资金面以及政策面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其四,从技术角度分析,上证指数周线6连阳后,场内的获利筹码急剧增加,市场亦存在明显内生性调整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大盘5周均线当前仍能保持较为凌厉的上攻角度,股指中期上涨趋势并不会因为市场两至三天的短暂调整而就此宣告结束。反而在经历短暂调整之后,指数技术性反弹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从月线角度来看,大盘在结束连续5个月的低位盘整后,5月均线已明显向上金叉10月均线,中线上涨趋势已经确立。
最后,从政策博弈的角度上看,倘若本轮行情就此宣告结束,那么试问,尚有70家排队等候发行的过会企业,年底前将如何确保及时、平稳地登陆A股市场?上半年管理层不断加码的微刺激政策,莫非又将彻底落空?
综上所述,对于近期市场所出现的短暂调整,笔者认为无需过于担心。上证指数重心上移的中期趋势仍未发生彻底改变,而未来市场能否在政策利好的叠加下,再度展现出攻城拔寨的气势,重点还是要关注蓝筹股能否放量,这将直接决定未来市场的走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