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1 09:47:00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煤泥是原煤经过洗选加工后的附属产品,烘干后可作为商品煤或配煤销售,但使用专业设备进行煤泥烘干成本高,在售价不断下滑的当下,成品利润更薄。为了压缩烘干成本,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巧借天时采用自然晾晒法晾干煤泥。今年1至7月份节约烘干成本76万元。
8月28日,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唐口煤业公司煤场上,一辆铲车正在将成堆的湿煤泥均匀地摊在地上,铺成二三十厘米厚的煤泥层。“这几天雨多,我们现在是时刻跟天‘赛跑’,看天气晒煤泥。”该公司煤质科科长杨长玉告诉记者。夏季多雨,工人们必须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雨天时把煤泥堆起来,雨停了再把煤泥摊开进行晾晒。这样天气晴好时,一中午就能晒出600到800吨的合格煤泥。
就在煤场西侧的厂房里,安置着一套年生产能力108万吨的煤泥烘干系统。放着现成的现代化烘干机不用,为什么要采用“看天吃饭”的传统晾晒法?
原来,随着煤炭市场持续下滑,煤炭及相关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利润压缩严重。今年以来,唐口煤业的煤炭平均售价就下降了3次,降幅超过了100元/吨。作为主要产品之一的煤泥价格也难以幸免:年初还是343元/吨,到了8月初就已经下降到304元/吨了。“包括设备开启的电费、维护费、维修费在内,煤泥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烘干成本。”杨长玉介绍说。以一吨煤泥计算,如果使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成本约为18元/吨,而如果自然晾干的话,成本仅有3元。
从销售环节获取利润越来越难,唯有向内挖潜、开源节流实现创效。于是从去年起,该矿便对煤泥采用自然晾晒与机器烘干相结合的方法:需求量大且迫切、阴雨天难以自然晾晒的就启动烘干机,其它时间则向天“借光”节省费用。
然而,向天“借光”并不容易。夏季多雨,经常是连阴连雨,不利于煤泥的晾晒。而大块的煤泥必须经过暴晒才能晒干晒透,仅仅是“靠天吃饭”怎么才能实现对煤泥的有效晾晒?
唐口煤业公司又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巧用农具晾晒煤泥的新办法。8月初,该公司接到了一单600多吨的煤泥订单,然而由于连阴天,煤泥一直没有彻底干燥,达不到发货标准。
怎么办?一直在煤场工作的公司铲车司机刘宝山琢磨起来。铺在地面的煤泥如农田整整齐齐,刘宝山突然有了灵感。“旋耕犁耕地平整,碎土力强,用它来平整煤泥应该行。”想到这个点子,刘宝山立即向公司汇报。很快公司便联系附近的农户,花300元租来一辆旋耕犁,仅用了不到40分钟就把摊开的600多吨煤泥“耕作”得均匀平整。几个小时后,煤泥的水分含量就达到了发货标准。“耕作后的煤泥球就像鹌鹑蛋大,不仅省去了铲车二次过筛工序,一笔订单就能节约成本近1万元。”说起这个点子,该公司煤场管理员李德坤竖起了大拇指。
看准了这个向天“借光”的省钱妙招,唐口煤业公司在企业内部进行推广。今年1-7月份,该公司共晾晒并销售干煤泥4.37万吨,节约各项费用超过76万元。据悉,下一步公司还将对公司内现有的晒煤场地进行整合,扩大煤泥晾晒量,进一步压缩烘干成本。
原标题:巧借天光7个月省下76万元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