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准妈妈月入1万元 有没有收益更高投资渠道

2014-09-12 08:27:00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保险规划 定期定额投资 平衡型基金 混合基金 投资渠道
[提要]【理财建议】  现金规划方面,因为刘女士家庭类现金的资产比较多———15万元,而家庭月支出6050元,流动性比例高达25,远高于3~6的家庭合理值。一般根据“双十法则”测算家庭总保额和保费,家庭需要的寿险保额约为家庭年税后收入的十倍,保费支出占家庭年税后收入的十分之一。

  刘女士今年33岁,在一家私营企业做销售,月均收入1万元。她先生今年35岁,在国企工作,比较稳定,月收入6000元。两人每月生活费支出2000元,养车1000元,房贷3000元。夫妻现有存款15万元,主要投资于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在5%左右。保险方面,两人均购买了意外伤害险,保额10万,年缴费600多元。

  现在两人的宝宝即将出生,刘女士想为宝宝购买重疾险,同时储备教育金,但面对琳琅满目的少儿险产品,不知购买怎样的保险适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想让理财师给点建议。

  此外,夫妻俩对于现在的投资收益不太满意,但又不敢投资股市,因此想请教理财师,有没有收益更高,同时风险能够承受的投资渠道?

  【财务分析】

  刘女士家庭处于形成期,这时期的家庭呈现如下特点:家庭支出不断增加,保险需求增加,比较追求收入成长,注意避免过度信贷。

  【理财建议】

  现金规划方面,因为刘女士家庭类现金的资产比较多———15万元,而家庭月支出6050元,流动性比例高达25,远高于3~6的家庭合理值。由于刘女士家庭收入相对稳定,因此建议留存2万元左右的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即可。同时,开立大额的信用卡。通过开立大额的信用卡,既能避免资金的闲置,又能准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刘先生在国企工作,如果符合东莞农商银行对于特定单位正式职工的大额授信条件,将可以开立10万-50万元的高额信用卡。

  保险规划方面,由于刘女士家庭只简单配备了意外伤害保险,无论是险种还是保额均不能覆盖家庭风险敞口,需要进行必要的保险规划,以补充家庭的风险保障。一般根据“双十法则”测算家庭总保额和保费,家庭需要的寿险保额约为家庭年税后收入的十倍,保费支出占家庭年税后收入的十分之一。由于刘女士夫妻两人年收入19.2万元,因此建议总保额约为200万元,保费支出约2万元。刘女士夫妻至少应该添加定期寿险以及增大意外伤害保险保额。

  此外,根据“631”原则,对“家庭第一收入支柱:家庭第二收入支柱:子女保费”的保费应按照6:3:1的比例配置。对于小朋友的保险,可适当配置教育金保险及意外伤害险,另根据需要增加重大疾病保险。可以选择东莞农商银行的“安邦长寿稳赢保险计划”,一次缴费可终身享受意外/疾病身故保障,收益丰厚,还能用作父母的养老金。

  在投资规划方面,刘女士可以对偏股型混合基金、指数基金、平衡型基金、股票类基金进行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刘女士也可以适当投资一些票据理财、P2P理财,投资的时候应注意尽可选择成立时间长、口碑好的大公司。同时,选择收益率在6%-12%较可观,风险也可控的产品,不要过分追求高收益。此外,尽量分散选择多个产品多个平台进行投资。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