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期长和投资量大 险企圈地养老图个啥?

2014-09-12 09:49:00    作者:   来源:证券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养老服务机构 养老方式 回收期 养老机构 证券日报
[提要]近期,一篇关于“公主号”邮轮养老的文章在微信圈疯狂转载,文中讲:欧美一些国家,老人宁愿乘坐邮轮养老,也不愿意“窝”在养老院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欧美一些国家,由于传统养老方式太贵,有的老人宁愿乘坐邮轮养老,也不愿意窝在养老院里。

  近期,一篇关于“公主号”邮轮养老的文章在微信圈疯狂转载,文中讲:欧美一些国家,老人宁愿乘坐邮轮养老,也不愿意“窝”在养老院里。究其原因,除邮轮养老能够游览世界各地风光外,最主要还是因为养老院太贵。

  养老社区定价缘何高?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欧美一些国家,由于传统养老方式太贵,有的老人宁愿乘坐邮轮养老,也不愿意窝在养老院里。具体来看,一款86天邮轮环游世界的产品,售价在1万-1.5万元左右,平均一天的价格仅为116-174元。

  从国内来看,有机构前不久调查显示,大部分养老院的收费项目分为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三项。上海、北京、广州地区大部分养老院每月的床位费在1000-2000元左右,多人居住、双人居住、单人居住房的价格依次升高。而护理费则按等级收取,三级护理至一级护理的价格一般从每月300-600元不等。需要特级护理的老人,价格标准可与院方面议。

  在国新办8月20日举行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基本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表示,养老社区投资方面,初步来看大约有接近300多亿元的投资,很多省份都有养老社区的试点,这两年如果顺利建成,可以达到4万多个床位。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这4万多个养老社区床位分布于国内10多家险企。排除保险公司的养老床位,目前国内拥有超过85家地产公司涉足养老地产。此外,中信、中铁、中融等各大信托公司也纷纷跃跃欲试。

  伴随着险企同业之间以及跨业竞争的激烈化,居高不下的的开发成本,使得养老社区长效的运营成本投入无法在现有模式下回收,企业普遍面临没有盈利的尴尬状态。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养老产业研讨会上,北京一家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大部分保险公司来说,更容易“吃掉”它们的是可能长达30年的回收周期和庞大资金投入。养老地产考验的是企业的运营能力,而且由于回款速度较慢,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是考验。当下国内的养老地产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企业长期投资,现金流成为最大诉求,在入住率没有保障的提前下,高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保险公司养老社区持续投资的现金流。

  但该人士同时称,虽然如此,但保险公司如此高的定价,或为入住率埋下隐患,中国是否真的有那么多的富人愿意在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养老还值得商榷。

  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长朱凤泊曾表示“目前养老社区开发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与中国老人结构、消费习惯、市场未培育起来、产业未形成规模不无关系。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被冲昏头脑,若要进入养老领域一定要冷静应对。”

  社区养老入住率堪忧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养老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养老服务机构、机构床位数,还是人均床位数、收留抚养的老年人数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与之对应的是,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却在下降,到2013年末,超过三分之一的床位是空置的。

  全国老龄委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信息中心研究院秘书长张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对全国的调研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还是住不起价格高昂的养老社区的,而距离市区较近、价位合适的养老机构的需求量最大。

  上述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有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是两码事。对保险公司来说,不仅仅要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还要考虑他们为服务买单的意愿,这是个重要的区别。对中国养老投资者来说,在有消费意愿和服务意识的初龄老人真正步入老年之前,还有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

  事实上,自去年某险企公布了已预约2000份订单的信息之后,再无险企公开养老社区的入住预定情况,而记者采访两家险企得到的回复也是“预定的比较多,但没有统计数据”。

  《证券日报》记者曾在一家险企举办的“养老社区预订客户回馈活动”中,询问多位老人,多数老人表示他们是保险公司的客户,但并非养老社区客户,“是保险公司邀请我们过来的,是否要住养老社区还要考虑考虑”。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